简客留学网 留学攻略 论语八则,论语知之为知之原文拼音

论语八则,论语知之为知之原文拼音

论语八则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根源游学罗浮山养身之行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知之为知之原文拼音

智者·开讲。

大家好,我是李懿恒。

今天讲2-17的内容。

这一章节内容与通行版本不同。

先看正解的原文:知之为知也,不知为不为,是知也。

知有两个读音,第一个知是一声,是知道的意思。

第二个要读四声,知做智慧讲。

正解后的意思就是孔子说:知道为什么做而做,是智慧。

不知道为什么做,就不做,这也是智慧。

通行版本的原文是不同的,它是这样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可以说小学生都知道这句话,但实际上这句话却不是论语的原文。

原文这句话是来自孔子与子路之间的一段对话。

当时孔子叫来子路说:由海女知之乎,意思是仲由告诉你关于知的事做到了吗?然后就说了知之为知也,不知为不为,是知也。

可是后人因为断句的问题,再加上在当代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为了批判孔子的儒家思想,就特意的篡改了这句话,就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什么?这个意思是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么样做的话,你听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已经流传的相当广,基本上只要是读过书的人就能够倒背如流。

可是如果用文言文的语法考量,这句话根本就不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思想。

了解儒家思想的人或者稍微了解孔子的人都知道孔子的教学理念就是启发式教学,对任何一个问题,对于不同的人可能给予的答案都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通行版本的描述是完全错误的。

从儒家思想的理念并结合文言文的语法结构看,原文就应该是:知之为知也,不知为不为,是知也。

这才是孔子对仲由所说的话。

他的意思是仲由告诉你关于知的事,做到了没?如果知道为什么做而做,这是智慧;如果不知道为什么做,就不要去做,这也是智慧。

在企业或组织的管理中,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如果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他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做,那如何做?而公司讲的要有执行力,你还必须去做,就是所谓的听话照做。

那你想想,盲目去做的结果是什么?不错才怪。

如果做对了,那就叫碰巧撞大运了。

还可以吹嘘一下说你看,还是我行吧。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已经告诉我们了,如果不知道为什么做,就先不要急着做,这是一种智慧。

这样说是什么意思?不是说谁都别去做,否则公司要你干什么?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明白为什么做,不知道怎么做,这时候就需要大家坐下来沟通,等弄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并也知道上面领导想要的结果和意图,然后大家就可以怎么样撸起袖子加油干,再干就肯定是对的了,这才是真正的做到了有智慧。

如果硬着头皮干下去,蛮干,得到的结果肯定是捅娄子。

当然,如果把第一个知理解成使什么什么知,也是完全可以的。

在这里我不做延伸了。

这里介绍一下仲由,仲由字子路,又叫做季路,孔门的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受儒家祭祀,性情刚直好勇,尚武。

孔子曾对他启发诱导,并设礼以教。

子路接受了孔子的劝导,请为弟子。

后来仲由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也被委派在多国任过职。

子路做过卫国大夫,孔里的蒲邑宰,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任内开沟挖渠,救穷济贫,政绩非常的突出。

他的辖域也大致在鲁哀公十五年的时候,卫国内乱,子路临危不惧,冒死冲进卫国的国都去救孔埋,混战中被蒯喷击杀,结缨遇难,被砍成了肉泥,葬在当今的河南濮阳的渲渊。

有学者,把仲由的结缨遇难解释为仲由正在和敌人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帽子被对手的兵器打掉了,立刻就停下来和对手说:别打了别打了,我是儒者,等我把帽子戴好了再和你打。

结果在系帽子的时候被敌人杀死,然后还得出结论说这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迂腐。

你看没有帽子都不能动武。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当时子路单人匹马被多个叛贼高手围攻,寡不敌众受重伤,在临死之前还不忘整理好自己的帽子,维护君子最后的尊严。

这一讲就到这里,我们下一讲见。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ancle.com/post/6234.html

TAG:二十四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