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客留学网 移民经验 老三篇心得体会,老三篇给我们的启示

老三篇心得体会,老三篇给我们的启示

老三篇心得体会

凡事都要下功夫,是古训,是普遍经验,也是我个人的体会。孩童时代,小学一篇课文,在我们心灵播下了这么一个终生受用的深刻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读初中时,简单的四个英语单词“No Pains, No Gains”,组合成一个我一直奉为座右铭的人生格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下苦功,一无所获。“老三篇”之一的《愚公移山》,当时我能从头背到尾。毛泽东主席通过老愚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目标就能实现。从民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到毛泽东主席的词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说的就是凡事都要下功夫。

老三篇给我们的启示

有一首歌,叫《永远学习老三篇》。

歌词是这样的:老三篇不但战士要学,干部也要学。

老三篇最容易读,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要把老三篇,做为座右铭来学,哪一级都要学,学了就要用。

搞好思想革命化,搞好思想革命化。

老三篇就是三篇指导人们思想的好文章。

它当时适用,现在适用,将来还会适用。

它永远不会过时。

特别在当今天物欲横流的时代,学习老三篇尤为必要。

一、老三篇之《为人民服务》篇:平等主义与集体主义思想《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

一个战士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最高领袖为他主持追悼会,体现了权威与平民的平等思想。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一致对敌,打败日本侵略者。

几十年来,这篇文章长期选入教科书,而且意义也是深远的。

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文章本身的魅力。

为人民服务,这是向共产党人指出的奋斗方向。

在这个精神的指引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

雷锋这个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做好事为乐。

他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化的表征。

他以人民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把帮助别人看作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提倡,张思德践行,在雷锋身上发扬广大的。

二、老三篇之《纪念白求恩》:加强个人的修养这是一篇毛主席的一篇记念性的文章。

白求恩是加拿大医生,是一个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

白求恩品德高尚,是一个人纯粹的共产党员。

那么,白求恩的品质表现在哪里呢?首先,白求恩同志,是共产主义的忠实信仰者与执行者。

他是一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总是自己挑起重担。

不管干什么都是一事当先。

对同志满腔热忱,所有与在一起工作的人,无不称赞他。

他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他的人生意义就是为大众服务,为共产主义服务。

但是,即便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人,但是,即便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却因手术干染不幸辞世。

白求恩虽然去世了,但他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却是巨大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白求恩是万世楷模。

三、老三篇之《愚公移山》篇:团结奋进,没有办不成的事《愚公移山》几十年来入选中小学课本,知名度很高。

它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在《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中,毛主席讲了《列子,汤问》中的故事。

说的是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可能。

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这件事感动上帝,所以上帝派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山大山搬走了。

毛主席把比兴的手法应用进来。

他将两座大山比喻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只要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就能把两座大山平掉。

这话得到了验证,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了在中国盘踞八年之久的日本帝国主义,将国民党蒋介石势力撵到那了台湾。

《愚公移山》讲了团结奋进的故事,中国人民只要团结一致,没有办不成的事。

前几年,曾有人建议将《愚公移山》从课本中拿掉,理由是这篇文章缺乏环保意识。

《愚公移山》精神对现代企业也很有启发,只要上下一条心,团结奋进,何愁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呢?总之,老三篇现在依然是我们的座右铭,我们仔细品读其中的每一话,会受益终身。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ancle.com/post/5580.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