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客留学网 留学费用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三集,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集观后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三集,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集观后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集观后感

让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焕发出新的面貌——《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文丨陈征宇 从2017年7月17日起,中央电视台在每晚8点的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

该片从国内国际的视野出发,透过历史、当代和未来的时空坐标,描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改革理念的形成轨迹。

通过10集内容的讲述,从不同方面概括总结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特征,生动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改革进程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后,赢得各方好评、也引起了多方热议。

年初,我就注意到了2017年电视荧屏的一个新变化,那就是,被“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文化类节目霸屏了。

以《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这些节目,可谓“对传统文化表达形式的一次生动探索”,也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春季开学后,大中小学纷纷开展类似比拼,还引发了全民自发大讨论,让普通民众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延续中华文脉》中特别提到,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四个自信”的提出,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他鲜明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所谓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并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复兴之魂都深植其中”。

也正是国家这几年大力推行文化自信,才使昔日“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文化类节目,迎来了兴起的春天。

以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的原创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该节目借助诗词这一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载体,通过记诵诗词为表现形式,进而探索中华古典文化之美。

这种节目样式,在激发大众对传统诗词、乃至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方面,效果无疑是显著的。

于是,中央电视台在今年春节期间做出大胆尝试,将以往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小品、相声、歌舞节目,替换成文化气息十足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出人意料的是,这档看起来颇为小众的节目,不仅维持着1.5%以上的超高收视,还获得了无数的好评和热议。

收官之战,更是以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30%的绝对优势,拿下了收视冠军。

节目继续延续“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

通过现场一百余位诗词达人之间的比赛对抗,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进一步拓展了诗词内容,从《诗经》到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涵盖中国文学史。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

节目用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观众的记忆与情怀,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与精妙。

同时升级了赛制,增设了更具可看性的一对一对抗“飞花令”环节。

借鉴古人的诗词之趣,每场比赛增设一个关键字,由场上选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团答题第一名,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获胜者直战擂主。

现场百人选手团的构成也更加多样化。

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

试图打造一场全民诗词盛宴,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毫无疑问,节目以继承为本的文化自信打造是成功的。

不仅捧红了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北大博士陈更等一批人气选手;现场实力派嘉宾的点评也接地气地普及了传统文化知识,对中华文脉做出了生动的讲解;就连主持人董卿,也因为在节目中不经意所展现出来的深厚文化底蕴而圈粉无数。

堪称习总书记所提倡的“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文化精品。

巧的是,就在《将改革进行到底》开播当天,我参加了“中国视协、中国影协、中国舞协、中国杂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研讨班。

认真学习了三天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发现可以将其与《延续中华文脉》结合起来深入领会。

作为一名曾经致力于“对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汉语桥”节目导演,我曾亲身感受过孔子学院在海外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而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着力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品位的文化精品节目在今年的悄然走红,无异于一次文化自信与节目相互助力的有益尝试。

这些节目通过开拓人文视野、扩大思想容量、创新模式套路,将电视节目模式、文化传播和情感交流的需求相结合,依托文字载体将长期潜伏在社会大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彻底激活。

不仅在全社会掀起一股阅读经典、朗读诗文的热潮,广受好评的同时还连续创造了口碑和收视的神话,以强大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实现了传承文化、凝聚思想、表达文化自信的传播效果,是国人文化自信增强与提升的最佳写照;也使得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通过节目的传播,焕发出了新的面貌。

[责编:李婷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ancle.com/post/4390.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