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客留学网 留学费用 高中英语教案,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

高中英语教案,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

关键词:读写课;案例研究;思维能力一、引言在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这一探索过程中,读写课应运而生。

这种新课型立足于在阅读中促进学生思考,夯实学生的写作知识,培养其写作技巧和能力,同时在写作中加强和内化了他们从阅读中所获取的语言知识并反作用于阅读,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需要和兴趣,即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从二语习得的角度看,读写课可以看成是一个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的转换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学会快速捕捉信息和加工信息,并为以后的交际储存更多的可以随意提取的信息;而写作是主要的语言输出形式之一,是基于广泛、多样性和可理解的大量的语言输入基础之上的(卞金华,2013)。

同时,需要明确的是,写作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形式的输出,也是思想内容的呈现,实现形式和意义的完美结合,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

教师重视语言质量,轻视思想水平的做法是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质量的重要原因(高秋萍,2008)。

诚然,语言课堂应以提高语言为最主要目的,因此写作最重要的是语言形式的输出,但是,只有当语言有了内容和思想的支撑时,生成的文字才更加有意义。

简单来说,就是要注重写作过程中的思想性。

笔者通过观察江苏省高中英语教学观摩探讨会中的六节优质读写课,发现与传统写作课相比,读写课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一些教师设计的读写课写作任务能引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并产出非常好的写作成果,其中不乏语言精炼,词句优美并且充满思想性的佳作。

那么具体来说,在这些读写课中教师运用了哪些手段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呢?下面,笔者将以六节高中读写课为例,着重探讨这六位授课教师在设计读写课写作任务时是如何启发学生思维的,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二、案例分析与讨论本读写课使用的阅读材料“What is Life”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

该篇文章哲理性很强,文字也很优美,很有思想深度,也极富文学鉴赏性。

基于该篇文章,教师如何设计写作任务才能激发学生们的思维呢?笔者仔细观察了这六节课的写作任务,发现六位授课教师所做的尝试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一)创造性的题目设计首先,这六位教师设计的写作任务各不相同,其中不乏极具创意、令人意想不到的写作题目,这些题目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Y老师设计的写作题是:Write a poem of your own understanding of life。

此任务大胆而有创意,初看难度很大,因为诗歌形式极富有挑战性,是国内高中写作很少触及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诗歌的写法十分灵活,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写下所思所想,加之教师之前展示的美文和诗歌的熏陶,学生也能够自然地运用诗歌的韵律感,体现出诗歌的艺术之美,最后的成果也令人欣喜和信服。

这节课的写作任务设计独具匠心,教师开始便给出了情境,让学生以好友的身份给一位心情欠佳的朋友写信,要求学生写的两个题目恰好是信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即事例和建议。

此题形式灵活,自由度较高,学生可以根据喜好和自身水平选择题目进行写作,同时还学会了信件的写法,一举两得。

还有C老师设计的演讲辞和F老师设计的哀悼词,两个写作任务形式都很新颖,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引导性的写作模板有四位教师在写作任务中为学生提供了作文框架或写作模板,这种做法一部分是基于对学情的考虑,以免写作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考虑,因为引导性写作(guided writing)能够让学生的思路在教师的指导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保留有一定的创作自由。

相似的做法也可以在C老师和F老师的写作任务中看到,C老师设计的演讲词也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模板:Part 1: Sum up Rose’s story. (About 20 words)Part 2: Think of your dream which is just to be given up and your feelings. (20-30 words)Part 3: Take action to seek your dream encouraged by Rose. (About 30 words)Hi, everyone! I’d like to share my ideas with you after learning the story of Rose.As we know, Rose was an elderly lovely lady wh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ose reminds me of my drea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nspired by Rose’s story,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at’s all, thank you!F老师设计的哀悼辞要求学生在第一段中首先介绍Rose是谁,她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二段写自己从她身上得到的启示,最后一段写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

这几位教师的写作任务每一部分指令都很明确,按照模板和框架提示,学生知道该写什么,如何写。

这种以“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引导写作的方式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例如,一位学生写到自己的梦想是环游世界,起因是妈妈给她讲了八十天环游世界的故事,而学习地理、英文、西班牙语是实现梦想的途径,文章结构完整,有理有据,逻辑严谨。

(三)讨论式的小组活动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是激发思维的方式之一,因为生生间的多向交流激活了各个成员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语料,而每个成员间相异的知识背景和语料通过相互碰撞、 相互补充,实现了思维的训练,生成了有意义的写作资源(罗柳梅,2013)。

这六节课中Z老师和S老师的小组活动最具有代表性,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Z老师写作任务之前首先有个“分享”活动,在阅读语篇中Rose追梦的启示下,她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你想得到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和“为了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你需要付出什么(如何实现你的梦想)”两个问题,这两个开放式的问题有助于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分享自己的梦想,产生许多有趣的想法。

总之,小组合作讨论产生了大量的思维火花,生成了许多写作资源。

与Z老师的设计有所不同,S老师设计的写作任务就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即四人一组完成一篇作文,但是他们的写作资源同样是通过小组讨论不断生成的,通过思维碰撞,学生的思路在活动中得到启发和拓展。

(四)启发性的范例展示范文仿写作为一种写作形式,常出现在写作课中,适当运用范文也能够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类相关的优秀范文,引导他们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开阔思路,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陈立平,2001)。

这六节读写课中,有四位教师使用了范文。

其中,J老师和Z老师用到的范例是教师根据写作题目从自己的角度写的事例,从而启发学生思考。

而Y老师的诗歌写作任务有所不同,她在布置任务之前让学生欣赏了一首诗,接着让学生用诗歌形式谈谈对生命的理解,由此自然过渡到了写作任务。

虽然教师没有明确提出仿写,但学生自发地把这首诗作为范例和仿写对象,而这首使用了比喻手法且形式简洁的诗歌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F老师的写作任务中有一部分也要求学生进行仿写,要求写出“你对生命的理解”。

他的范例与Y老师的诗歌十分相似: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s and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 So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our everyday of life to enjoy whatever we get. 生动的例子富含文学性和寓意,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他们都力求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有思想性的写作。

相比其他几位教师稍显抽象的命题,S老师设计的写作任务在体现真实性原则方面尤其突出,因为她在阅读材料之外又给出了一个基于真实语境的,更加具有交际性的情境——创造出了一个想象中的,因为繁重的学业和对未来的担忧而开始对生活产生怀疑的朋友Leo。

学生需要进入朋友的角色,写信开导他。

这种真实语境下的写作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学生不但要理解Leo的自述,更需要有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才能为对方提出合适的建议。

她在对课文的讲解和品读中穿插了一些优美而又有深意的格言和诗歌,加上充满感情的语气、动作和表情,学生自然而然沉浸在对人生充满哲理的思想中,之后写出的诗歌也因此有“情”有“义”。

三、思考与建议虽然过程有差别,成果展示形式不一,但这六节课均体现出了读写课在启发思维方面的优势。

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读写结合以读促思考,再以思考促写作的模式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首先通过阅读,增强了篇章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再通过教师设计的多样性的写作活动,如缩写、仿写、感想等写作类型,有创意的写作题材,如诗歌、演讲、书信等,以其富含的交际性和真实性,加上小组讨论迸发的思维火花和范文或模板的适当引导,锻炼了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展现了真实的情感,体现了读写结合对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性。

这六节课中依然有可以更加完善的地方。

例如,有的教师为了写作任务的完成度更高,代替学生给出了部分写作观点和内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有的教师设计的写作题目较为空泛,或者有的写作任务难度偏大,缺少了一些引导,但通过分层次设计多个题型供学生选择,可以保证层次高的学生得到锻炼,也减轻层次较低学生的压力;有的教师在情绪铺垫和渲染上还可以更加谨慎,稍显激动或略微平淡的语调如果与写作任务的感情基调不同,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进而对基于真情实感的写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读写课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着重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带着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对课文进行思考和感悟,之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最大程度地开阔思路,激发思维,最后产出带有真实感想或有实用意义的文章。

对此,笔者为提高读写课激发学生思维有效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二)写作前期准备时可进行讨论式教学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在写作之前多进行小组讨论,并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问题,让不同的思维得到碰撞,以激发更多思维的火花。

(三)教师应注意学习和实践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教师给出题目后让学生集思广益,写出脑海中出现的所有东西,再利用批判性思维决定素材的去留(李瑞芳,2002),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四)设计写作任务时要注意灵活性、多元化无论是新颖巧妙的语境设计,多种多样的题型,还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题目的选择,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也有利于提高思维的活跃度。

(五)注意真实语境和情感的熏陶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教师可以进行感情教育,将学生思维引向正面的方向,并注重写作任务的真实性,保证写出带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因为有真实写作目的,有真正读者,解决真正问题的写作任务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于燚,2008),从而有效地激发思维。

本文通过对六节高中英语读写课进行分析,发现并总结了读写课在启发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即教师通过创造性的题目设计、引导性的写作模板、讨论式的小组活动、启发性的范例展示以及真实的语境设置等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

当然,由于笔者时间、经验的局限,本文存在着许多疏漏和不足之处,衷心希望能够得到各界的批评指正,以帮助笔者进一步地完善研究。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ancle.com/post/4310.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