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客留学网 留学费用 过年作文200字,过年的作文600字左右

过年作文200字,过年的作文600字左右

过年的作文600字左右

过 年刘庆军 办年货,贴春联,贴“福”字,做新衣。

走亲访友,欢欢喜喜,忙忙活活,年来了。

此时,能让14亿人心里都同时装着的一件事就是“过年”。

过年的风俗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春天,万物复苏,又是一个耕种季节的开始。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人们心里装着满满的欢喜去迎接全新的轮回。

每年的这个时候,最辛苦的是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们啊,他们大包小包,肩扛手提。

车站、码头、机场,或自驾。

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目的地都是一样——“家”。

那个充满乡愁记忆的家,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他们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记得小时候我喜欢过年。

那是上世纪50年代,全国人民的日子都紧巴巴的。

母亲整天精打细算如何能让这个月的口粮吃到月底。

过年了,可以吃好的,蒸馒头,包饺子,炸丸子……,美美的吃几天好饭,还有就是放鞭炮了。

那时的鞭炮比现在的威力小,也不舍得一挂挂地放。

记得每年父亲都给我们买一挂鞭炮,一千头的,然后我和哥哥就把这挂鞭炮慢慢地拆开,年三十开始放,能放好几天。

记得我们把拆开的鞭炮装一把在口袋里,点上一支香出门去放。

我当时还有点害怕,战战兢兢,经常还没等点着就扔出去了。

有时还和其他小朋友们“打仗”,点着了炮仗互相扔,好不快乐。

再大一点了跟着父母回老家过年。

我老家是河北省,那时候交通不便,每次从青岛回老家都要倒一次火车,然后是汽车,还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家。

老家过年又是一个样,农村过年更喜庆,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杀年猪,赶大集,新贴的门神,新换的窗户纸,煤油灯罩擦的铮亮。

晚上和亲戚家的人挤在一个大炕上,炕烧的热乎乎的很温暖,疯玩了一天的我盖着粗布棉被一会儿就睡着了。

初一天不亮就被大人叫起来跟在一大群孩子后面去给长辈们磕头,认识的不认识的走好多家,磕了头也没什么压岁钱。

我看到了老家的人过年排着队等着推碾子,推磨的情景;看到了支着热气腾腾的大锅做豆腐;看到了在锅沿上压饸络面;看到了农民如何自己纺线织布做新衣……。

辛苦了一年的中国农民此时是最幸福的时候,过了年他们就要开始新的一年的劳作了。

有一年的春节我记忆最深,就是1958年春节回老家,从德州到石家庄的火车是在晚上开。

车窗外一片漆黑,但每隔一会就有一片红红的小高炉照亮夜空,父亲告诉我说那是在大炼钢铁。

那时几乎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

老家的房子都是进门就是锅台,锅台通着里屋的炕。

等我们回到老家第一眼看见的是灶台上的锅没了,只留下黑乎乎的灶坑。

锅被拿走炼铁去了,菜刀锅铲等凡是铁物件都给拿走了。

乡亲们开始吃食堂了,晚上睡觉炕也凉凉的。

老家是个大村,成立了许多生产队。

老百姓家里几乎都没有钟表,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竖起耳朵听。

老家都是平房,到时候有人会站到房顶上敲大锣,当锣声响起,听到“十八队的开饭啰!”我就跟着大人们去吃饭。

这时只见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出门,手里拿着饭碗。

到饭堂一看,就是临时搭了个大席棚,支起几口大锅,大伙在一起或坐或蹲着吃饭。

再看那饭,烀了几大锅地瓜,熬了一大锅白菜,几乎没什么油水,几天都不换样,吃了几天就不愿吃了。

听大人们说,一开始饭好,几乎天天能吃白面馒头,玉米饼子,几个月下来就只剩地瓜了。

那时的口号是“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

“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劳动更积极,幸福万万年”。

等我们回来听说大食堂不久就停办了,那年的春节最没意思。

当兵后过年就是另一个味了。

每个班去炊事班领饺子馅和面回来自己包饺子。

全班同志围在一起,会的不会的一起下手,包的饺子五花八门,吃完饺子就算是过年了,我就是那时学会了擀皮。

等提了干来到了科室里就好了起来,过年时老同志们每人三十晚上从家里带一个菜来,一下子就凑了一桌子丰盛的酒席,领导们是怕我们这些单身狗过年想家,主动放弃与家人们团聚的时间来陪我们,我们就跟着享受啦。

只不过那时候酒还是紧俏货,我们基本上不怎么喝酒,也不会喝。

我们一边吃一边评着那家菜好,不时地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其乐融融。

军营中过年虽然简单但却很快乐。

转业到地方后过年就复杂了。

在物资还不丰富的时候,单位年前总是千方百计给职工采购一些紧俏货。

所以每年年前这段时间,分鱼分肉真忙。

还要走访老同志,开茶话会等等,感觉过年就一个字,“忙”,一直能忙到年根。

转业后可以回家过年了。

因为家在外地,我一般是在年三十坐火车回家,父母年纪大了,盼着我回家。

回到家里,吃年夜饭,陪父母聊天,感觉到了浓浓的亲情。

最难受的是过完年回来的时候,父母送我走,可真是依依不舍。

我也是一步三回头,回头看见妈妈的泪在流,真和歌里唱的那样。

心想自己只有好好的工作才能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如今父母都走了,家也就没了。

那个温暖的家永远存在了记忆里,存在了心里了。

退休了,所有的时间都是自己的了。

但孩子几年前出国了,每年过年就我们老两口。

孩子不在家,过年也没意思,所以对过年的情结越来越淡了。

除了包顿饺子吃,唯一能做的就是看春晚,然后一切就都如常了。

现在生活好了,什么也不缺,但每年过年心里总是空唠唠的。

年复一年,也就不感觉过年有什么特别的了。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

时间就像攥在手里的细沙一样一点一点从指缝间流走,就像是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把时光匆匆兑换成了年”,而我又把“年”慢慢的兑换成了年纪,兑换成了人生。

又到了该过年了。

在即将离开的这一年里,我们的党,国家,我们每个人的家庭,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许多。

我们党胜利召开了20届代表大会,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建成了空间站,第三艘新航母下水等等,国人为之自豪。

在这一年里,我们的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在继续奋力抗击疫情,希望疫情尽快结束,一切都恢复常态。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ancle.com/post/4107.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