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客留学网 留学生活 抗日英雄事迹,抗日英雄的传奇人生

抗日英雄事迹,抗日英雄的传奇人生

抗日英雄的传奇人生

在上海市北郊的宝山,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可是在70多年前,这里却十分荒凉。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指导创建的"边抗四大",在这里忠于使命,历尽艰险,同日寇和伪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边抗四大”的大队长陆祥生。

陆祥生肖像(2015年春,沈平绘制)陆祥生,又名陆阿祥,1902年出生在上海市宝山县罗泾镇陈行村陆家宅,祖上世代务农。

1924年“齐卢战争”爆发,乡下不得安宁,陆祥生便流落到上海谋生。

先是在闸北“三鑫鸡鸭行”做伙计,后来在虬江桥一带设摊为生。

1927年起在东宝兴路开设“陆顺兴鸡行”。

后来,陆祥生又和一名银行职员合股,扩大了店面,开设了多元化孵坊,生意越做越大,直至“八一三”抗战爆发。

1973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

为了生活,陆祥生往返于浦东、长兴、横沙、小川沙一带,靠买卖香烟、火柴之类小商品维持生计。

陆祥生觉得这是个机会,便开始明里贩盐,暗中贩枪。

这年冬天,陆祥生在小川沙的徐家湾拉起了20多人的地方武装,其成员大多是枪贩、盐贩,也有些为生活所迫的青年人。

他们自备哨船,出没于长江口和东海上。

国民党情报人员把送支队伍称为“保护贩盐贩枪行为的游民组织”。

当地老百姓管它叫“陆阿祥部队”。

1938年5月和7月,陆祥生率领20多人两次袭击罗店和盛桥的日伪"维持会"。

8月,被日伪军逮捕,准备押回陈行,就地处决。

在押解途中,陆祥生借月色昏暗,趁机逃脱。

次日,他集合旧部,转移到了浦东。

这时,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已任命浦东的张阿六为“长江边区民众抗日自卫总队”司令,陆祥生为了在浦东落脚,便投奔了张阿六。

张阿六表示欢迎,把陆祥生的部队编为第四大队,简称“边抗四大”,委任陆祥生为大队长。

1938年9月,陆祥生经当时“边抗四队”队员的黄玉和苏锦文的介绍,在上海西藏路的远东饭店203房间,同中共上海情报系统成立的外围组织——华东人民武装抗日会的林钧会面。

两人一见如故,畅谈起来。

陆祥生当场表示,今后要听共产党的教导,努力建设一支真正的抗日游击队。

并表示,自己不懂军事,要求林钧派人到“边抗四大”,去加强组织领导。

此后,林钧陆续派了一批干部和进步青年加入了“边抗四大”担任军政职务。

指导陆祥生组建抗日武装队伍的中共地下党员林钧(后排左四),在1935年4月出狱后与家人的合影。

照片上有林钧题写的手迹:“辛苦中的微笑”在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边抗四队”这支队伍逐渐成为接受共产党爱国统一战线主张,在上海地区颇有影响的抗日武装。

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林钧决定,陆祥生这支部队的旗号,仍然挂原来的“边抗四大”。

“边抗四大”经过整编,战斗力有了明显提高。

1938年11月,“边抗四大”在浦东朱家店伏击日军,首战告捷,抓获日军翻译官一名。

1939年正月二十,“边抗四大”与连柏生部协同作战,粉碎了敌军的进攻,保卫了南汇县城。

同年4月30日,“边抗四大”在浦东潘家泓与日军对阵,击毙击伤敌人10多人。

以后“边抗四大”在海上多次出击,冲击了日伪横沙警察署,严惩了骚扰渔民的崇明岛伪军船只,缴获机枪一挺、步枪十支和数百发子弹。

1939年农历六月二十的“八字桥之战”,“边抗四大”打死日伪军三十余人;同年10月中旬的“天主堂伏击战”中,打死日军六人。

考虑到当时的局势,“边抗四大”政治领导人林钧决定,除了第四中队和大队部的部份人员在小川沙一带继续打游击外,特中、二中、五中和警卫班都要开往新的目的地崇明。

1339年夏天,“边抗四大”在大队秘书蒋厂牧和大队政治领导人林钧带领下,登上五艘帆船,渡海移师到崇明岛,继续开展抗日游击斗争。

先后在南盘窑、北盘窑、南排衙镇、保安镇、新安镇等地,开展宣传抗日救亡工作。

每到一个村庄,战士们就帮助老百姓提水、扫地、干农活,尊敬老人;帮助群众抓匪盗,为民除害,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当部队移师时,战士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损坏群众东西照价赔偿。

因此,崇明当地的老百姓对“边抗四大”这支部队的评价很高,称“边抗四大”是一支出色的“江南部队”当时,崇明岛上还有一支抗日武装——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的“崇明抗日自卫总队”。

于是在1940年2月,发起了突然袭击,缴了“边抗四大”的枪,使陆祥生的部队开始溃散。

缴枪事件后,“边抗四大”的一部份人被“崇总”收编,有的参加了地方商团,有的奔向了新四军。

1940年春,陆祥生在上海被宪兵逮捕,在关了7个月后,由宝山县政务署长严岗如出面保释出狱。

出狱后,陆祥生出任伪川沙镇商团团长,他把缴枪事件后的两百余名散兵重新组织起来,分别驻守薛锦塘、小川沙、石洞口,协助伪政府征粮征税,暗中继续贩枪贩盐。

在与吴纯夫的交往过程中,陆祥生还向新四军提供了许多上海一带的敌伪情报。

陆祥生当即表示同意接受新四军的任务。

1943年10月31日,陆祥生策划特别行动总队爆破组,成功爆炸了日军丁家桥机场。

1944年7月26日,陆祥生再次策划,日军大场机场被炸。

同年8月20日,位于上海杨树浦的日军“晓”部队仓库被炸,日军的大批军需品化为灰烬。

记载陆祥生炸毁日军军用机场的档案(原件存上海市档案馆)爆炸发生后,一道道“侦破元凶”的密令,从敌特机关发出。

这时,沪东日军宪兵队得到一份密报,称陆阿祥与特别行动总队爆破大队有关,署名是李镇国。

李镇国原是特别行动总队成员,投敌变节后,一直潜伏未被察觉。

10月31日,陆祥生被捕。

经过两个月的连续审讯,日本宪兵队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便下了毒手。

1945年1月下旬的一天,陆祥生被秘密处决,时年43岁。

2015年11月9日,陆祥生女儿赵红芳接受采访陆祥生,一位拥护抗日、投身抗日的地方爱国人士,他的一生,富有传奇,值得后人铭记。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ancle.com/post/4027.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