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客留学网 留学攻略 2014年春节放假,2014年节假日和调休日历表

2014年春节放假,2014年节假日和调休日历表

2014年节假日和调休日历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24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二、春节:2月10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8天。

2月4日(星期日)、2月18日(星期日)上班。

鼓励各单位结合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实,安排职工在除夕(2月9日)休息。

三、清明节:4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7日(星期日)上班。

四、劳动节: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

4月28日(星期日)、5月11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10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六、中秋节:9月15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3天。

9月14日(星期六)上班。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

9月29日(星期日)、10月12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国务院办公厅2023年10月25日近日,官方的2024年的节假日安排出来后,来自打工人们的吐槽:1、今年除夕不放假。

2、国庆休七上七。

3、五一这哪放了五天,明明只放了一天。

这备受打工人诟病的调休制度,我们来扒一扒它的前世今生。

一、短命的“五一黄金周”1999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

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假日旅游热潮席卷全国。

长假制度也被视为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举措。

次年五一“黄金周”,人们利用长假,纷纷出游。

大部分传统旅游景区人如潮涌。

当时媒体纷纷用“井喷”来形容这种突如其来的旅游大潮。

泰山景区创下一天接待5万人以上的最高纪录,这个纪录至2018年9月为止仍没有打破。

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

此后,每次国庆、五一放假前后,“黄金周”一词便会出现在当时的各大新闻媒体上,劳动节七天休假称为“五一黄金周”,国庆节七天休假称为“十一黄金周”。

2008年,五一法定假期从3天改为1天,意味着“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并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小长假。

短命的“五一黄金周”成为了历史。

二、国产“双休之父”礼拜天的由来是基督教的《圣经》第一章《创世纪》,记载上帝在创世纪的第七天休息时,人类为感谢上帝,纷纷向他朝拜。

此后基督教徒则这一天称为礼拜天,每七天一个周期,第七天休息,但必须朝拜上帝。

清朝后期,随着基督教传入中国,逐渐兴起了礼拜天休息的制度,清政府则在宣统三年正式采用了周日休息的制度。

在1995年之前,我们一直沿用这套制度,也就是当时所说的“做六休一”。

在当时,学生一周上六天课,工人一周上六天班,大家每星期都只能休息一天。

然而这难得的休息日被形象的称为“家务日”,家庭的事务只能都放到周日去做,这也是“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的由来。

那双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原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平,在1979年参加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会议出国期间,他有意识地考察起各国工时制度来。

他发现欧美国家普遍实行五天或者四天半的工作制度,虽然工作时间少一些,但工作效率却很高。

并且,胡平还察觉到这种工作制度对于旅游、教育等事业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于是,胡平萌生了推动国内双休的想法。

回国后,胡平便积极地向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汇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并说道“我们国家也实行五天工作制多好”,宋健对此表示肯定。

经过一系列调研、论证、考察,1987年年底,胡平终于带领课题组完成了总体报告和21项分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我国具有实行五天工作制的条件,建议立刻制定方案,逐步推行”。

1994年我国终于试行了“隔一周五天工作制(大小周)”。

次年的三月二十五日,国务院签署第174号令,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决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实行5天工作制。

中国自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双休日。

三、背锅的“李登”百度搜索相关资料,都说“李登”发明了调休,骂声矛头直指“李登”,甚至还有以下论述:“李登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手之一。

他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调休制度。

调休是指在法定节假日之外,通过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使员工能够享受更多的休息时间。

”“李登,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是铁岭银州区第一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

调休,是一种灵活的工作安排方式,可以有效平衡工作和生活。

李登调休时,没有好好休息,最终因疲劳过度而去世。

”这个段子没有权威的出处,大概率是网友杜撰,博君一笑。

而真正能找到出处并为现在的调休提供理论基础的,大概是马克思的调休思想了。

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八章《工作日》中提到“工作日不是一个不变量,而是一个可变量”,并为劳动人民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自己每天工作16小时。

所以调休的初衷,是为了让劳动人民减少被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而发明的。

我国的放假调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提出的,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

2000年6月,全国假日办(全称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正式成立,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迎合经济快速发展设立的特殊机构。

此后,在全国假日办的安排下,我国人民便长期陷入了无止境的调休、补休。

假日安排如同过山车起起伏伏,让人既爱又恨。

诸如“神安排”、“史上最折腾假期”、“史上最坑爹假期”层出不穷,放假越放越累,被许多网友吐槽放假没有达到休息的目的。

2014年9月15日,全国假日办正式撤销,其全部职能并入新设机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之中。

四、调休真的调了,假本来就只有一天从“做六休一”到“大小周”到“双休日”,1949年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经过1999,2007,2013年三次修订后,我国公民的节假日是逐步增多的。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挪假式放假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节假日调休现象,指为延长法定节假日的休假时间,将与其临近的双休日挪借。

譬如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4-5日本来就是周末,那就给我们放了三天假,实际上只有一天假,于是4月28日(星期日)、5月11日(星期六)就要上班。

根据法律法规,各位网友们算算,没少我们的假,没感觉到休,但是确实休了,感觉没休,那是假不够。

我国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仅为11天。

而目前我们所放的7天、5天、3天长假均是调休而来。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ancle.com/post/3903.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