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客留学网 留学费用 郭德纲相声我这一辈子,相声小偷公司

郭德纲相声我这一辈子,相声小偷公司

相声小偷公司

相声不仅仅是搞笑的娱乐。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在其诞生之初就形成了至少四种表演主题:劝人向善,讽刺丑恶,科普解惑,搞笑逗乐

其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讽刺相声最盛行的时期,诞生了一批极其优秀的作品, 如马季、唐杰忠的《多层饭店》、姜昆、唐杰忠的《电梯奇遇》,牛群、冯巩的《小偷公司》、牛群、李立山的《巧立名目》等,这些经典相声讽刺力度之大即使今天听来依然为相声演员捏把汗。

在这批优秀的讽刺相声里,如果论讽刺和娱乐结合最好的作品笔者首推《小偷公司》,和其他讽刺相声多采用现实荒诞手法创作不同的是,《小偷公司》完全就是天马行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童话或者寓言。

一、创作背景在1990年以前的八十年代,冯巩和牛群分别异军突起,他们都参加了央视举办的电视相声大赛,也都参加了春晚。

其中冯巩和刘伟的组合已经小有名气,牛群和李立山则在1988年春晚上以一段《巧立名目》异军突起。

1988年电视剧《那五》开拍,牛群冯巩第一次合作,两人相见恨晚,正好赶上刘伟出国,因此后来霸屏央视春晚十几年的牛群、冯巩相声子母哏组合横空出世。

不过,在1989年春晚上牛群冯巩的《生日祝辞》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就是那段“河里蛤蟆,从哪个地方来”。

真正让他们这对组合声名鹊起奠定当红组合的则是1990年的《小偷公司》。

牛群回去之后用了不到一夜的时间就把这个本子改编完成,立刻和冯巩投入排练。

按他的说法,好本子根本不需要改了又改,一遍就能上手。

因此,这段相声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了展开,亮点很多:1、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叠床架屋小偷股份金融有限公司有一百多人,其中真正坚持在第一线偷东西的就两个人。

小偷公司领导层有一个总经理,四十八个副经理—多说一句,笔者曾去过某地方国企总部大厦办事,在中间一层楼里有一个总经理办公室,然后有十几个副总经理办公室,看着一堆牌子都眼晕。

四十八个副经理各管一摊,管业务的,管组织的,管宣传的,管后勤的,管计划生育的……在特殊节日里,小偷公司还要专门成立临时机构,如“春节突击盗窃办公室”简称“春盗办”,六一儿童节有“儿盗办”……就连综艺大观都有一个“综盗办”。

小偷公司要进行精简,结果第一回精简剩下六十多个,第二回精简剩下八十多个,第三回下来,还有一百二十人,越精简人越多。

2、外行指挥内行,关系裙带横行很多小偷都是托关系走后门进到公司里的,外行领导内行,瞎指挥,公司里流行一副对联: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3、滥用公款小偷公司两位一线小偷每天能偷个几万(1990年),却还不够公司花,因为领导要出国考察,学习外国先进的偷盗经验。

为了招新人扩大业务,小偷公司还打了电视广告:朋友,你想迅速发财致富吗?请参加小偷公司,它可以使您一夜之间腰缠万贯。

副组长看了报告,画了个圈,表示圈阅,同意,请组长酌定。

组长看了,画了圈,同意,请副科长酌定。

副科长看了,画了圈,请科长酌定。

科长看了,画圈,请副经理酌定。

副经理看完,圈阅,请总经理酌定。

总经理一看,五个圈,同意,到奥运会去偷。

其实《小偷公司》本来是准备上春晚的,而且在春晚节目审查过程中也是一路绿灯。

但是,等到审查到达最后一关,也就是广电部主管部长审查时节目被卡住了。

据牛群回忆,那天艾知生部长一边听相声一边乐,表演结束,他率先鼓掌表示:这段相声非常好,不过,春晚还是不要上了。

具体什么原因部长没说,所以牛群冯巩包括春晚剧组也不知道。

笔者猜想,这也许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也许跟《小偷公司》和《电梯奇遇》的主题雷同有关。

不过,不能上春晚不代表《小偷公司》不能上别的晚会,于是牛群冯巩分别带着这段相声登上了1990年的元旦晚会和当年新开办的《综艺大观》。

所以,这段相声其实有两个版本,最明显的区别是,元旦晚会版本里小偷公司临时成立的部门叫“元盗办”,《综艺大观》版本里那个机构叫“综盗办”。

四、删掉了哪些内容《小偷公司》只有七分多钟,算是一个比较短小精悍的作品,但和其他十几分钟的相声比起来又太短,有些不过瘾。

实际上,这段相声的原始版本确实要长一些,有些内容在排练时经过斟酌被删掉了。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段是“小偷公司举办“十佳小偷”评选”。

这“十佳小偷”包括偷盗数额最大的,偷盗难度最大的,偷盗科技含量最高的等等,其中还有“老骥伏枥”奖—岁数最大的小偷,“自古英雄出少年”奖—岁数最小的小偷。

而这个“十佳小偷”评选的活动名称也不含糊:时迁杯。

这段内容主要是为了讽刺调侃当时国内流行的各种“十佳”评选,比如有十大影星,十大电视导演,十大电影导演,十大笑星等等。

有意思的是,在《综艺大观》现场被牛群砸挂为“综盗办”负责人的主持人侯玉婷(当时倪萍还没来)就获得过“如意杯”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

这段很有意思,为什么后来删除呢?当然不是怕得罪主持人,因为相声里也有“十大笑星”评选,原因在于这段调侃其实是偏离了《小偷公司》的主题,效果不好就如同鸡肋,效果太好就会喧宾夺主,因此最后牛群冯巩忍痛舍弃了这段。

最后,也许有读者会质疑,为什么笔者要重温过去的经典相声,一方面经典相声适合常听常看。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正本清源,相声不是只有搞笑,更不只是为了图一乐,真正好的相声不是靠伦理哏和荤段子支撑的,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相声永远都不过时。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ancle.com/post/2904.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