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客留学网 移民经验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 苏轼所在朝代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 苏轼所在朝代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

宋代著名诗人。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 、礼部尚书等职 ,并出知杭州 、颍州、扬州 、定州等地 ,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 、散文、书、 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 ,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 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 , 豪放自如 ,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扩展资料:艺术成就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苏轼所在朝代

其实,苏东坡的才华是完全可以做个好官的。

事实上他在各地做地方官的时候,做的相当不错。

他在徐州率领军民抵抗洪水,在杭州,他决心重新治理疏浚西湖,没钱就打报告问朝廷要,同时组织军民一起干活,终于把西湖治理成为著名的网红景点。

但苏东坡确实很不适应在朝廷为官,他在朝廷做官的时间不长,不是被外放,就是被贬谪,做官生涯基本上比较失败。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第一,是宋朝党争的大环境。

宋朝的统治者从一开始,其实就非常注意防止党争的出现,但宋太祖又给自己的后世子孙留下了一个阴谋,就是挑起群众斗群众,事实上是挑起党争,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所以,其实整个宋朝,除了宋太祖时期,其余时间基本上党争很厉害。

最厉害的是王安石变法派与司马光的守旧派之间的斗争。

苏东坡不善于站队,他既没有站在王安石一边,也没有站在司马光一边,而是站在了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历来混官场有两条秘诀,一是要懂得拍马屁,二是要懂得选边站队,你得找到你的依靠,否则你在官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苏东坡在这方面能力很差,官商和情商都不高。

在新党得势的时候,苏东坡批评新党改革制度设计有缺陷,在旧党上台的时候,苏东坡又批评旧党一棍子打死新法,所以新党和旧党对他都不满意。

因此苏东坡的命运也只能是一贬再贬,越贬越远。

第二,苏东坡的性格狂放不羁,性格耿直,属于那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看见不满意的事情就要骂的那种,用韩愈的话说就是不平则鸣,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这种性格,在如酱缸般污浊的官场,注定要吃大亏。

因为你不随波逐流,那就自我放逐,你不同流合污,那就泼你一身污水。

苏东坡太狂了。

他的狂除表现在他的才气上,还表现在他的诗歌中,他是高喊着我很狂的那种人。

你看他是诗:“嗟君老狂不知愧,更吟丑妇恶嘲谤”,还骂那些指责他的人,是丑妇,说自己完全不怕无悔。

他说“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老子老了还是那样狂。

所以,“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就完全是苏东坡一生命运的写照了。

苏东坡还喜欢开别人的玩笑。

开自己的玩笑叫自嘲,开别人的玩笑,关键要看这个人的幽默感是否在线,否则就会被别人认为嘲笑。

苏东坡不管这个,他喜欢给别人起外号。

比如他给王安石的外号是野狐禅,给司马光的外号是司马牛。

他自以为很幽默,但他的幽默往往很伤人。

著名诗人郭功甫路过杭州时,拿了一首诗拜访苏东坡,自己很得意地朗诵一遍后,问苏东坡,我这首诗您能打几分啊?苏东坡说,我打十分,郭功甫很得意。

接下来苏东坡很不着调地说,读得声情并茂打七分,至于诗的水平,打三分,正好是十分。

郭功甫天赋异禀,据说是他妈妈梦到李白而怀孕生了他,号称“太白后身”,显然“祖上也曾阔过”,苏东坡这样开玩笑,人家自然不快了。

这就是又得罪了一个人。

宋朝有名的历史学家刘贡父晚年患病,头发眉毛脱落,连鼻梁都断了,十分难看。

这个样子就像是无眉大侠。

但这个外号是不能在别人面前说的,而苏东坡和刘贡父等几个朋友在酒酣之际,现场改编了《大风歌》,“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壮士兮守鼻梁”,刘贡父本来眉毛没了,鼻子塌了,苏东坡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个是拿人家的身体缺陷开玩笑了。

官场是尔虞我诈的所在,逢人只说三分话是官场颠扑不破的真理。

官场上也很少有真正的朋友。

像元稹与白居易,柳宗元与刘禹锡,苏东坡与黄庭坚那样意气相投的朋友,很少见。

官场上流行这样一个道理:官职提高一分,人情淡漠十分。

而苏东坡完全是个真诚的毫无机心的人,和谁都推心置腹,看谁都是好人。

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在人情世故方面,苏东坡就是个缺心眼。

他对别人诚心以待,别人对他暗地使坏;他赠别人“金错刀”,别人背后砍一刀,他对别人放青眼,别人对他翻白眼。

但苏东坡丝毫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好,继续对别人好而至死不悔。

当年乌台诗案中迫害他的人,如著名科学家沈括等,苏东坡照样拿他做朋友。

当年把他搞得很惨的好朋友宰相章惇遭贬,其子写信试探他一旦掌权后将如何处置他的父亲,苏东坡大度地说,“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减也。

但以往者,更说何益?”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我苏东坡根本就不在乎。

苏东坡是这些性格特点,也就是在宋朝,要是在明清时代,早就人头落地了。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ancle.com/post/2087.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