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客留学网 移民政策 旧唐书宋庆礼传 旧唐书桓彦范传翻译

旧唐书宋庆礼传 旧唐书桓彦范传翻译

旧唐书桓彦范传翻译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桓彦范,润州曲阿人也。

圣历初,累除司卫寺主簿。

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 四年,转司刑少卿。

时司仆卿张昌宗坐遣术人李弘泰占己有天分,御史中丞宋璟请收付制狱,穷理其罪,则天不许。

彦范上疏曰:“昌宗无德无才,谬承恩宠,自宜粉骨碎肌,以答殊造,岂得苞藏祸心,有此占相?君在,臣图天分,是为逆臣,不诛,社稷亡矣。

”疏奏不报。

彦范又奏请自文明元年以后得罪人,除扬、豫、博三州及诸谋逆魁首,一切赦之。

表疏前后十奏,辞旨激切,至是方见允纳。

彦范凡所奏议,若逢人主诘责,则辞色无惧,争之愈厉。

又尝谓所亲曰:“今既躬为大理,人命所悬,必不能顺旨诡辞,以求苟免。

”是岁冬,则天不豫。

张易之与弟昌宗入阁侍疾,潜图逆乱。

凤阁侍郎张柬之与桓彦范及中台右丞敬晖等建策将诛之。

神龙元年正月,彦范与敬晖及左羽林将军李湛、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兵及千骑五百余人讨易之、昌宗于宫中。

兵至玄武门,彦范等奉太子斩关而入,斩易之、昌宗于廊下。

士庶见者,莫不欢叫相贺。

明日,太子即位,彦范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拜纳言,赐勋上柱国,封谯郡公。

彦范尝表论时政数条,其大略曰:“伏愿陛下览古人之言,察古人之意,上以社稷为重,下以苍生在念。

宜令皇后无往正殿干预外朝,专在中宫,聿修阴教,则坤仪式固,鼎命惟永。

”疏奏不纳。

时有墨敕授方术人郑普思秘书监,叶净能国子祭酒,彦范苦言其不可。

帝曰:“既要用之,无容便止。

”彦范又对曰:“臣恐物议谓陛下官不择才,滥以天秩加于私爱。

惟陛下少加慎择。

”帝竟不纳。

(节选自《旧唐书•桓彦范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 /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B. 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C. 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D. 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主簿,古代官职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

B. 不豫,可以表示不犹豫或不高兴,也是天子有病的讳称,文中指的是武则天生病。

C. 墨敕,亦作“墨勅”,指 是由皇帝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而直接下达的命令。

D. 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在国子监任职,职务为教授生徒或协助主管教务训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桓彦范上疏直言,弹劾皇帝宠臣。

张昌宗深受武则天的宠信,却不思报答,反而包藏祸心,桓彦范直指他为逆臣,要求皇帝将他治罪。

B. 桓彦范反对酷刑,奏请宽宥罪犯。

他前后多次上疏,奏请武则天赦免文明元年以后被判有罪的人,在他的坚持下,所有罪犯都被赦免。

C. 桓彦范于国有功,诛杀张氏兄弟。

他联合大臣,铲除密谋叛乱的张易之和张昌宗,立下大功,太子登基后论功行赏,他得以加官进爵。

D. 桓彦范心忧国家,反对后宫干政。

他担心武则天篡权的历史重演,请求唐中宗把天下和百姓放在心上,不要让皇后干预朝廷中的事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彦范凡所奏议,若逢人主诘责,则辞色无惧,争之愈厉。

(2)臣恐物议谓陛下官不择才,滥以天秩加于私爱。

14. 文中桓彦范担任大理寺司刑少卿的为官理念是什么?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中正,字庆之,曹州济阴人。

父载,右拾遗。

中正进士及第,为池州推官。

历大理评事、通判邵州。

以翰林学士钱若水荐,迁秘书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

若水美风神有器识能断大事事继母以孝闻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推诚待物委任僚佐总其纲领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襟度豁如也转运使陈纬徙陕西,举中正自代,太宗曰:“朕自知之。

”召为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

中正躯干颀长,帝择大笏,命内臣取绯衣之长者赐之。

至部,岁大稔,民出租赋、平籴皆盈羡。

发运使王子舆欲悉调饷京师,中正曰:“东南岁输五百余万,而江南所出过半。

今岁有余,或岁少歉,则数不登,患及吾民矣。

”乃止。

擢监察御史、两浙转运使。

民饥,中正不俟诏,发官廪振之。

按晋州盛梁狱,论如法。

既而有与梁善者,密中之,出为荆湖转运使。

代张咏知益州,在郡五载,遵咏条教,蜀人便之。

马知节知密院,改同知院事。

明年,曹利用为枢密使,复为副使。

仁宗在东宫时,以右丞兼宾客。

帝既即位,乃拜兵部尚书。

中正素与丁谓善,谓且贬,左右莫敢言者,中正独营救调,降太子宾客、知郓州。

任中师,字祖圣,任中正弟。

先是,转运使韩渎急于笼利,自薪刍、蔬果之属皆有算,而中师尽奏蠲之。

中正贬,中师亦降太常博士、监宿州酒税。

顷之,中正以母老徙曹州,迁礼部尚书。

卒,赠尚书左仆射,谥康懿。

初,中正母入谒禁中,与陈彭年、王曾、张知白妻同见真宗,命中正母为班首,且赐坐。

中正事亲孝敬,平居简素。

(选自《宋史•任中正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若水美风神/有器识/能断大事/事继母以孝闻/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推诚待物/委任僚佐/总其纲领/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襟度豁如也B. 若水美风神/有器识/能断大事/事继母以孝闻/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推诚待物/委任僚佐/总其纲领/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襟度豁如也C. 若水美风神/有器识/能断大事/事继母以孝闻/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推诚待物/委任僚佐/总其纲领/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襟度豁如也D. 若水美风神/有器识/能断大事/事继母以孝闻/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推诚待物/委任僚佐/总其纲领/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襟度豁如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绯衣,朝官的红色品服,古代社会常依据官员所穿服装的颜色来区分身份和品级。

B. 平籴,指官府按照平籴法在丰年以平价卖出储粮、以备收购新粮的一种经济措施。

C. 宾客,原指依托权门的游士、食客,文中指太子属官,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等。

D. 禁中,又称作禁内,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为所居之处严禁随意进出而得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任中正进士出身,才华逐步施展。

B. 任中正爱惜民力,敢于据理力争。

他出于对当地百姓的爱护,依据岁输以及年成的情况,成功劝阻了发运使将盈余粮食全部运往京城的打算。

C. 任中正珍视情谊,独自营救朋友。

他和丁谓向来交情深厚,在丁谓将要被贬却无人说话求情之际,他不惧险阻,凭借一己之力去营救好友。

D. 任中正办案公正,事亲遵奉孝道。

他查办晋州盛梁的案件,按照法律公正断案;他侍奉亲人孝顺恭敬,为了奉养母亲而请求调回家乡任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岁有余,或岁少歉,则数不登,患及吾民矣。

(2)代张咏知益州,在郡五载,遵咏条教,蜀人便之。

(3)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卫觊字伯儒,河东安邑人也。

少夙成,以才学称。

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茂陵令、尚书郎。

觊以治书侍御史使益州,至长安,道路不通,觊不得进,遂留镇关中。

时四方大有还民,关中诸将多引为部曲,觊书与荀彧曰:“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闻本土安宁,皆企望思归。

归者无以自业,诸将各竞招怀,郡县贫弱,不能与争,兵家遂强。

一旦变动,必有后忧。

太祖从之,始遣谒者仆射监盐官,关中服从。

乃白召觊还,稍迁尚书。

时关西诸将,外虽怀附,内未可信。

司隶校尉钟繇求以三千兵入关,外托讨张鲁,内以胁取质任。

太祖使荀彧问觊,觊以为“西方诸将,皆竖夫屈起,无雄天下意,苟安乐目前而已。

今国家厚加爵号,得其所志,非有大故,不忧为变也。

宜为后图。

若以兵入关中,托讨张鲁,鲁在深山,道径不通,彼必疑之;一相惊动,地险众强,殆难为虑!”彧以觊议呈太祖。

太祖初善之,而以繇自典其任,遂从繇议。

兵始进而关右大叛,太祖自亲征,仅乃平之,死者万计。

太祖悔不从觊议,由是益重觊。

明帝即位,进封乡侯。

时百姓凋匮而役务方殷,觊上疏曰:“当今千里无烟,遗民困苦,陛下不善留意,将遂凋弊不可复振。

当今之务,宜君臣上下,并用筹策,计校府库,量入为出。

深思勾践滋民之故事,由恐不及,而尚方所造金银之物,渐更增广,工役不辍,侈靡日崇,帑藏日竭。

诚皆圣虑所宜裁制也。

”觊历汉、魏,时献忠言,率如此。

觊好古文,鸟篆、隶草,无所不善。

建安末,尚书右丞河南潘勖,黄初时,散骑常侍河内王象,亦与觊并以文章显。

觊薨,谥曰敬侯。

文中是指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的性质。

B.质任,指用绝对武力威迫、压制。

文中指针对关西诸将军心不稳采取的措施。

C.故事,文中是指先例、旧事,现在是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D.古文,上古文字,泛指秦以前留传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文字,如金文、籀文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卫觊镇守关中,善于观察形势。

他认为关中割据的诸位将领招引还民,势力会不断强大,而地方郡县财乏势弱,一旦发生变化,必定有后患。

B.卫觊出策献计,受到曹操重视。

当时,百姓生活贫困,劳役又繁重,卫觊提醒皇帝要好好留意,否则国家就将凋零衰敝,不能再振兴起来了。

D.卫觊年少早成,凭借才学著称。

他年少就有文名,喜欢古文,鸟篆、隶草样样精通,与建安末年的潘勖、黄初年间的王象,一起以文章著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太祖初善之,而以繇自典其任,遂从繇议。

(2)当今之务,宜君臣上下,并用筹策,计校府库,量入为出。

14.卫觊同意钟繇进兵关西的主张吗?为什么?(3分)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

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

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

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

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

青州以其多滥,奏宣及岑,宣坐征诣廷尉。

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

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

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

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

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归降散 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后汉书•董宣传》)【注】: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枹鼓不鸣:没有人击鼓鸣冤。

意思是治安非常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归降散B.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归降散C.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归降散D.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归降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举孝廉”一样,都是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

B.黄门,黄门侍郎,秦代初置,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的近侍之臣。

C.白衣,与“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同样是指古代官府中的低级官吏。

D.豪强,指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人,董宣痛恨这类人,一有机会就大力打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董宣办案严酷,杀公孙丹父子后。

公孙丹宗族亲友三十多人,带着兵器来到官府喊冤,董宣也以私通海贼为由悉数收押并让书佐水丘岑将他们全部杀死。

C.董宣强项不屈,湖阳公主向皇上投诉,皇上本想杀死董宣,但他义正词严,宁死不屈,也坚决不向公主磕头谢罪,最后,皇上赦免其罪,并赏钱三十万。

D.董宣廉洁奉公,他死时,只有粗布裹尸,留下数斛大麦、一辆破车,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凄惨场面令皇帝动容,因而赐礼厚葬,并封他的儿子董并为郎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

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

(4分)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4分)14.请结合文本说明董宣被称为“强项令”的原因(3分)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温大雅,字彦弘,太原祁人也。

大雅性至孝,少好学,以才辩知名。

仕隋东宫学士、长安县尉,以父忧去职。

高祖镇太原,甚礼之。

义兵起,引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掌文翰。

禅代之际,与司录窦威、主簿陈叔达参定礼仪。

武德元年,历迁黄门侍郎。

弟彦博,为中书侍郎。

对居近密,议者荣之。

高祖从容谓曰:“我起义晋阳,为卿一门耳。

”寻转工部进拜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太宗以隐太子巢刺王之故令大雅镇洛阳以俟变大雅数陈秘策甚蒙嘉赏。

太宗即位,累转礼部尚书,封黎国公。

大雅将改葬其祖父,筮者曰:“葬于此地,害兄而福弟。

”大雅曰:“若得家弟永康,我将含笑入地。

”葬讫,岁余而卒,谥曰孝。

撰《创业起居注》三卷。

永徽五年,赠尚书右仆射。

温弟大有,字彦将,性端谨,少以学行称。

隋仁寿中,尚书右丞李纲表荐之,授羽骑尉。

寻丁忧去,职归乡里。

义旗初举,高祖引为太原令。

从太宗击西河,高祖谓曰:“士马尚少,要资经略,以卿参谋军事,其善建功名也!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

若克西河,帝业成矣。

”及破西河而还,复以本官摄大将军府记室,与兄大雅共掌机密。

大有以昆季同在机务,意不自安,固请他职。

高祖曰:“我虚心相待,不以为疑,卿何自疑也?”大有虽应命,然每退让,远避机权,僚列以此多之。

武德元年,累转中书侍郎。

会卒,高祖甚伤惜之,赠鸿胪卿。

初,大雅在隋,与颜思鲁俱在东宫,彦博与思鲁弟愍楚同直内史省,彦将与愍楚弟游秦典校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寻转工部/进拜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太宗以隐太子巢刺王之故/令大雅镇洛阳/以俟变/大雅数陈秘策/甚蒙嘉赏B. 寻转工部/进拜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太宗以隐太子/巢刺王之故/令大雅镇洛阳以俟变/大雅数陈秘策/甚蒙嘉赏C 寻转工部/进拜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太宗以隐太子巢刺王之故/令大雅镇洛阳以俟变/大雅数陈秘策/甚蒙嘉赏D. 寻转工部/进拜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太宗以隐太子/巢刺王之故/令大雅镇洛阳/以俟变/大雅数陈秘策/甚蒙嘉赏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门侍郎,又称黄门郎,秦代初置,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

隋唐时隶属门下省,成为门下省副官。

B. 筮,古人烧灼龟甲的裂纹用以判吉凶,叫做“筮”,用蓍(sh)草占卦,叫做“卜”。

文中“筮者”意指以占卦为职业的人。

C. 卿,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为“卿”,文中指君主对臣下的称谓。

此词还可指对男子的敬称,或夫妻、朋友间的爱称。

D. 秘阁,指中国宫廷藏书之处,隋唐时皆设秘阁藏书。

太宗时新建昭文馆、集贤院、史馆等三馆贮藏图籍,总名为崇文院。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温大雅才学卓荦,屡被提拔。

大雅年少好学,才智过人。

在唐朝历任东宫学士、黄门侍郎、礼部尚书,最终封黎国公。

B. 温大雅爱护兄弟,坦荡无私。

他友爱兄弟,在明知迁葬祖父之墓地对自己不利对兄弟有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迁坟地。

C. 温大有性情端审,深受赞赏。

他与兄长大雅共掌机要,高祖明言不怀疑他,他却依然远避枢机大权,同列因此赞美他。

D. 温颜两家人才辈出,名噪一时。

大雅与思鲁、彦博与愍楚、彦将与游秦同朝为官,两家兄弟都是当时十分优秀的人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德元年,历迁黄门侍郎。

弟彦博,为中书侍郎。

对居近密,议者荣之。

(2)大有以昆季同在机务,意不自安,固请他职。

14. 太宗攻打西河时,为何高祖要让温大有“参谋军事”?请简要说明。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程元凤,字申甫,绍定元年进士。

以《诗》《礼》讲荣王府。

旁讽曲谕,随事规正,多所裨益,王亦倾心敬听。

理宗览之曰:“有古遗直风。

”淳佑七年,兼权右司郎官。

轮对,指陈时病尤激切,当国者以为厉已。

丐外,知饶州。

郡初罹水灾,元凤访民疾苦,夙夜究心,修城堞,置义阡,宽诛求,察诬证。

丞相郑清之久专国柄,老不任事,台官潘凯吴燧合章论列,清之不悦,改迁之,二人不拜命去。

元凤上疏斥清之罪其言明白正大凯燧得召还有事于明堂元凤疏言祈天以实不以文又言边备谓当申儆军实以起积玩之势及言滥刑之敝。

十二年,拜右正言兼侍讲。

上疏论格心之学,谓“革士大夫之风俗,当革士大夫之心术。

”至于边储、人才、民心、储将帅、救灾异,莫不尽言。

京城灾,疏言:“辍土木无益之役,以济暴露之民。

务行宽大之政,固结亿兆之心。

”言多剀切。

宝祐元年,迁侍御史,荐名士二十余人。

高、孝、光、宁四朝国史未就,奏转任尤熵领其事,纂修成之。

开庆兵兴,上手疏收人心、重赏罚、团结民兵数事。

俄起判平江府兼淮、浙发运使。

四上章乞免。

度宗即位,进少保。

三年,拜少傅,进封吉国公,以言罢。

乞致仕,不许。

四年,以守少保、观文殿大学士致仕。

卒,遗表闻,帝震悼辍朝,特赠少师。

元凤之在政府也,一契家子求贰令,元凤谢之曰“除授须由资,矧以国家官爵报私恩,某所不敢。

”有尝遭元凤论列者,其后见其可用,更荐拔之,每曰:“前日之弹劾,成其才也;今日之擢用,尽其才也。

”(节选自《宋史•程元凤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元凤上疏斥清之罪/其言明白正大/凯/燧得召/还有事于明堂/元凤疏言/祈天以实不以文/又言边备/谓/当申儆军实/以起积玩之势/B. 元凤上疏斥清之罪/其言明白正大/凯/燧得召还/有事于明堂/元风疏言/祈天以实不以文/又言边备谓/当申儆军实/以起积玩之势/C. 元凤上疏斥清之罪/其言明白正大/凯/燧得召/还有事于明堂/元凤疏言/祈天以实不以文/又言边备谓/当申儆军实/以起积玩之势/D. 元凤上疏斥清之罪/其言明白正大/凯/燧得召还/有事于明堂/元凤疏言/祈天以实不以文/又言边备/谓/当申儆军实/以起积玩之势/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古代男子举行加冠仪式后起字。

B. 台官在唐宋时期是尚书台长官的统称,后也泛指朝廷公卿。

“台”可指古代中央官署。

C. 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也称“休致”。

D. 赠这里指追赠,即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一般分为物质追赠和精神追赠两种形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程元凤精通儒学,善于讽谏。

他曾在荣王府讲《诗》《礼》,注重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荣王也认可他提出的一些规劝改正的措施。

饶州郡遭遇水灾时,他能够了解民众的疾苦,修理城墙,宽免了一些强制性的征收,主张停止无益的徭役。

C. 程元凤不畏强权,勇于直言。

他敢于上奏章指出丞相郑清之的过错,有助朝廷广开言路,在边储、人才、民心、救灾异等多方面积极建言。

D. 程元凤不徇私情,举荐人才。

他曾经拒绝了官场上不合情理的请求,多次举荐优秀人才,这其中有些人甚至是他曾经上书检举弹劾过的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孝、光、宁四朝国史未就,奏转任尤熵领其事,纂修成之。

(2)元凤谢之曰:“除授须由资,矧以国家官爵报私恩,某所不敢。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翱,字九皋,盐山人。

永乐十三年,初会试贡士于行在,翱两试皆上第。

帝大喜,特召赐食,改庶吉士。

宣德元年,以杨士奇荐,擢御史。

五年,巡按四川。

松潘乱,都督陈怀驻成都,相去八百余里,不能制。

翱上便宜五事:请移怀松潘;而松茂军粮于农隙齐力起运,护以官军,毋专累百姓,致被劫掠;吏不给由为民蠹,令自首毋隐;州县土司遍设社学;会川银场岁运米八千余石给军,往返劳费,请令有罪者纳粟自赎。

诏所司议详运粮事,而迁蠹吏北京,余悉允行。

英宗即位,擢翱右佥都御史,偕都督武兴镇江西,惩贪抑奸,吏民畏爱。

正统六年,代陈镒镇陕西,军民之借粮不能偿者,核免之。

七年冬,提督辽东军务。

以边塞孤远,军饷匮,缘俗立法,令有罪得收赎。

十余年间,得谷及牛羊数十万,边用以饶。

十二年,与总兵曹义等出塞,击兀良哈,擒斩百余人,获畜产四千六百,进右都御史。

十四年,诸将破敌广平山,进左都御史。

脱脱不花大举犯广宁,翱方阅兵,寇猝至,众溃。

或谓城不可守,翱手剑曰:“敢言弃城者斩。

”寇竟退。

景泰三年,浔、梧瑶乱,总兵董兴、武毅推委不任事,于谦请以翁信、陈旺易之,而特遣一大臣督军务,乃以命翱。

两广有总督自翱始。

翱至镇,将吏詟服,推诚抚谕,瑶人向化,部内无事。

明年,召入为吏部尚书。

石亨欲去翱翱乞休已得请李贤力争乃留及贤为亨所逐亦以翱言留两人相得欢甚帝每用人必咨贤贤以推翱以是翱得行其志帝眷翱厚,时召对便殿,称先生不名。

成化三年,疾甚,乃许致仕。

未出都卒,年八十有四。

赠太保,谥忠肃。

(节选自《明史•王翱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石亨欲去翱/翱乞休/已得请李贤/力争乃留/及贤为亨所逐/亦以翱言留/两人相得欢甚/帝每用人必咨贤/贤以推翱/以是翱得/行其志/B. 石亨欲去翱/翱乞休/已得请/李贤力争乃留/及贤为亨所逐/亦以翱言留/两人相得欢甚/帝每用人必咨贤/贤以推翱/以是翱得行其志/C. 石亨欲去翱/翱乞休/已得请/李贤力争乃留/及贤为亨所逐/亦以翱言/留两人相得欢甚/帝每用人必咨贤/贤以推翱/以是翱得/行其志/D. 石亨欲去翱/翱乞休/已得请李贤/力争乃留/及贤为亨所逐/亦以翱言/留两人相得欢甚/帝每用人必咨贤/贤以推翱/以是翱得行其志/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在,是“行在所”的省称,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

B. 便宜,指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与现在“方便合适”的意思不同。

C. 社学,一种官立的用于启蒙的教育组织形式,有义学的性质,多设于当地文庙。

D.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同“下车”、“乞骸骨”,古代官吏可告老或告病回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翱富有才学,获得帝王厚待。

他在两试中都名列前茅,皇帝召见他并赐予食物;他年老时,皇帝召他到便殿对话,称他为先生。

B. 王翱灵活变通,边费得以富足。

他统领辽东军务时,发现军饷匮乏,就据习俗立法,让有罪 人用钱粮赎罪,使边塞费用得以富足。

C. 王翱颇有战绩,果敢面对危局。

他与曹义等击败兀良哈,斩获颇丰;面对敌人突犯,有人说城无法守住,他拿剑呵斥,最后敌人退兵。

D. 王翱治理有方,维护辖区稳定。

他任两广总督时,既以诚意待人,安抚晓谕;又惩治贪官,压制奸人,使得官民对他既畏惧,又敬爱。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正统六年,代陈镒镇陕西,军民之借粮不能偿者,核免之。

于谦请以翁信、陈旺易之,而特遣一大臣督军务,乃以命翱。

14. 松潘动乱时,王翱所提的建议中哪些得以施行?请简要说明。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炅,范阳人也。

身长七尺余,涉猎书史。

天宝六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引为别奏。

颜真卿为监察御史,使至陇右,翰尝设宴,真卿谓翰曰:“中丞自郎将授将军,便登节制,后生可畏,得无人乎?”炅时立在阶下,翰指炅曰:“此人后当为节度使矣。

”后以陇右破吐蕃跳荡功,累授右领军大将军同正员,赐紫金鱼袋。

禄山之乱,选任将帅。

同领南阳太守。

寻而潼关失守,贼使哥舒翰招之,不从。

又使伪将豫州刺史武令珣等攻之,累月不能克。

颍川太守来瑱、襄阳太守魏仲犀合势救之。

犀使弟孟驯为将,领兵至明府桥,望贼而走,众遂大败。

后令珣死又令田承嗣攻之炅城中食尽煮牛皮筋角而食之米斗至四五十千有价无米饿死者相枕藉。

  炅在南阳一年,救兵不至,昼夜苦战,人相食。

至德二年五月十五日,率众持满矢突围而出南阳,投襄阳。

田承嗣来追,苦战二日,杀贼甚众。

贼又知其决死,遂不敢逼,朝廷因除御史大夫、襄阳节度使。

时贼志欲南侵江、汉,赖炅奋命扼其冲要,南夏所以保全。

十月,王师收两京,承嗣、令珣等奔于河北。

南阳遭大乱之后,距邓州二百里,人烟断绝,遗骸委积于墙堑间。

上元二年,为淮西襄阳节度使、邓州刺史。

十月,与朔方节度使司徒郭子仪、河东节度使太尉李光弼等节度同围安庆绪于相州。

炅领淮西、襄阳节度行营步卒万人、马军三百,以李抱玉为兵马使,炅分界知东面之北。

二年六月六日,贼将史思明自范阳来救,战于安阳河北,王师不利,炅中流矢奔退。

时诸节度以回纥战败,因而退散,尽弃军粮器械,所过虏掠,炅兵士剽夺尤甚,人因惊怨。

五日,至新郑县,闻郭子仪已整众屯谷水,李光弼还太原,炅忧惧,仰药而卒。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令珣死/又令田承嗣攻之炅城中/食尽煮牛皮筋角/而食之/米斗至四五十千有价无米/饿死者相枕藉B.后令珣死/又令田承嗣攻之/炅城中/食尽煮牛皮筋角/而食之/米斗至四五十千有价无米/饿死者相枕藉C.后令珣死/又令田承嗣攻之/炅城中食尽煮牛皮筋角而食之米/斗至四五十千/有价无米/饿死者相枕藉D.后令珣死/又令田承嗣攻之/炅城中食尽/煮牛皮筋角而食之/米斗至四五十千/有价无米/饿死者相枕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A.节度使,古官名,唐睿宗时在边疆始设,玄宗后遍设国内。

总揽数州的军、民、财政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元代时废除。

B.紫金鱼袋,是唐代后出现的官服装饰,用以盛鲤鱼状金符。

唐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五品以上官员佩银鱼袋。

六品以下无鱼袋。

C.除,与“拜”一样,都是授予官职之意,有时也可表示贬职。

李密《陈情表》中“除臣冼马”中的“除”与本文中的“除”同义。

D.河北,在古文中,“江”、“河”都有特指,“江”一般特指“长江”,“河”一般特指“黄河”。

文中“河北”指黄河以北地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炅身材魁梧,深得器重。

曾经受到哥舒翰的赏识,被任命为别奏,在颜真卿询问年轻人中的翘楚时,哥舒翰更预言他将成为节度使。

B.鲁炅颇有谋略,忠诚有节。

在安史之乱中,敌军派哥舒翰招降,他也没有屈服,在被围困一年多中,食尽援绝,他依然坚守没有投降。

C.鲁炅英勇无惧,战功显赫。

固守南阳时,遭到武令珣和田承嗣的攻击,因援兵不至而退至南夏,杀敌众多,视死如归,敌军不敢相逼。

D.鲁炅平乱有功,治军无方。

他帮助王师平定叛乱,守住了南夏。

但后来与史思明在安阳河北大战,失败逃跑,其军队对百姓大肆掠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又使伪将豫州刺史武令珣等攻之,累月不能克。

(2)时贼志欲南侵江、汉,赖炅奋命扼其冲要,南夏所以保全。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汉太子太傅踈广之后也。

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难,自东海徙居沙鹿山南,因去“踈”之“足”,遂改姓焉。

皙博学多闻,与兄璆俱知名。

少游国学,或问博士曹志曰:“当今好学者谁乎?”志曰:“阳平束广微好学不倦,人莫及也。

”还乡里,察孝廉,举茂才,皆不就。

太康中,郡界大旱,皙为邑人请雨,三日而雨注,众谓皙诚感。

皙与卫恒厚善,闻恒遇祸,自本郡赴丧。

尝为《劝农》及《》诸赋,文颇鄙俗,时人薄之。

而性沈退,不慕荣利,作《玄居释》以拟《客难》,张华见而奇之。

华召皙为掾,华为司空,复以为贼曹属。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

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

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

漆书皆科斗字。

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

文既残缺,不复诠次。

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

皙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

迁尚书郎。

武帝尝问挚虞三日曲水之义,皙进曰:“虞小生,不足以知,臣请言之。

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帝大悦,赐皙金五十斤。

时有人于嵩高山下得竹简一枚,上两行科斗书,传以相示,莫有知者。

司空张华以问皙,皙曰:“此汉明帝显节陵中策文也。

”检验果然,时人伏其博识。

赵王伦为相国,请为记室。

皙辞疾罢归,教授门徒。

年四十卒,元城市里为之废业,门生故人立碑墓侧。

(节选自《晋书•束皙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B.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C.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D.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茂才,又称秀才,意思是有美才之人,是汉代察举科目,明清时指称入府州县学的生员。

B.贼曹,官署名,西汉初置,主管郡国事,东汉改掌盗贼、词讼、罪罚等,亦为官职名。

C.科斗字,古文字书体,笔画起止皆以尖锋书写,因字形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

D.曲水,是指引溪水环曲成渠,专供古人祭祀时流觞饮酒,以攘除灾祸,祈求国泰民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束皙出身世家,年少即知名。

他的先祖踈广曾身居高位;他博学多闻,在太学游学之时,博士曹志称赞他好学不倦,认为无人能比得上他。

B.束皙宅心仁厚,又重情重义。

他曾在郡里大旱时为乡人求雨,天降甘霖,众人认为是他的诚心感动上天;与他交好的卫恒遭祸,他从郡里赶去赴丧。

C.束皙接受皇命,准确考校古书。

他探求古墓残存简札的主旨,并用当时的文字抄写;又辨明嵩山下所获竹简上的字是汉明帝刘庄显节陵中的策书文字。

D.束皙才华出众,受到举荐提拔。

他起初在乡里被推荐并未就任,接着受张华赏识成为其下属官吏,后又任著作郎、尚书郎,赵王伦也曾请他做记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而性沈退,不慕荣利,作《玄居释》以拟《客难》,张华见而奇之。

(2)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允则,字垂范。

少以材略闻,荫补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

知潭州,将行,真宗谓曰:“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

”初,马氏暴敛,州人出绢,谓之地税。

潘美定湖南,计屋输绢,谓之屋税。

营田户有牛者,岁输米四斛,牛死犹输,谓之枯骨税。

允则请除三税,民皆便之。

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

”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廩贱粜。

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藉,得万人。

转运使请发所慕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

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

”乃奏罢之。

陈尧叟安抚湖南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

召还,连对三日,帝曰:“毕士安不谬知人者。

”何承矩为河北缘边安抚、提点榷场,及承矩疾,诏自择代,乃请允则知雄州。

河北既罢兵,允则治城垒不辍,契丹主曰:“南朝尚修城备,得无违誓约乎?”其相张俭曰:“李雄州其人长者,不足疑。

”既而有诏诘之,允则奏曰:“初通好,不即完治,恐他日颓圮因此废守,边患不可测也。

”帝以为然。

岁修褉事,召界河战棹为竞渡,纵北人游观,潜寓水战。

州北旧多设陷马坑,城上起楼为斥。

允则曰:“南北既讲和矣,安用此为?"命彻楼夷坑,为诸军蔬圃,浚井疏洫,列畦陇,筑短垣,纵横其中,植以荆棘,而其地益阻隘,所治境有隙地悉种榆,久之榆满塞下。

顾谓僚佐曰;“此步兵之地,岂独资屋材耶?”允则不事威仪,间或步出,遇民可语者,延坐与语,以是洞知人情。

身无兼衣,食无重羞,不畜资财。

晚年居京师,天圣六年卒。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四列传第四十五》,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陈尧叟安抚湖南/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B.陈尧叟安抚湖南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C.陈尧叟安抚湖南/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D.陈尧叟安抚湖南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3分)A.褉事,褉,一种祭礼。

古时以上已节为修褉日。

褉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修褉日人们要到水边洗灌嬉游,以祈福消灾。

B.荫补,也称为奏荫、萌补、恩荫等,旧指因自己以前的功勋而补官。

C.洫在文中是指田间的水道,沟渠,泛指河渠。

浚井疏洫的意思是清淤疏浚水井和沟渠。

D.榷场,宋、辽、金、元时在边境所设的同邻国互市的市场。

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外,商人需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方能交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允则少时因其才识和谋略而闻名,宋真宗从毕土安那里对李允则的家世也有所了解,因而将湖南交给他管理。

B.李允则命令“所治境有隙地悉种榆”是为了防患未然,备战之需,并且契丹是北方游牧民族,善于骑战,这样就形成了障碍,不利于骑兵作战。

D.李允则不讲究做官的威仪,遇到可以交谈的人就邀请人家坐下来聊天,用这种方式洞悉知晓民情。

他身上衣着朴素,饮食简便,从不蓄积财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

(4分)(2)岁修褉事,召界河战棹为竞渡,纵北人游观,潜寓水战。

(4分)14.李允掌管湖南时做了哪几件有利于百姓事,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2)臣惟恐众人议论说陛下任官不选择才能,随意把官职加授给自己所偏爱的人。

14. 掌管刑法关乎人命,不能顺从旨意欺诈不实,为避免祸患而苟且。

【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礼异”为同义词连用,“异”的含义是“特别优待、特别重视”故“礼异”不能断开,如果“异”放后文,后句含义不通,也导致后一句结构混乱,排除AB。

“历迁御史中丞”为动宾结构,“历”含义是“历任”,与“迁”一起作“御史中丞”的谓语,故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D。

句子含义:纳言狄仁杰对他特别以礼相待,曾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识的人,必定能有远大的前程。

”长安三年,桓彦范历任御史中丞。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协助主管教务训导”错误。

国子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相当于大学校长,因而国子祭酒的职务不是“协助主管教务训导”,而是掌管教导诸生。

故选D。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所有罪犯都被赦免”错误。

桓彦范的确前后十次上疏,奏请武则天赦免文明元年以后被判有罪的人,但是文中有明确提到“除扬、豫、博三州及诸谋逆魁首,一切赦之”,就是说有三个州府的罪犯,以及谋反的罪魁祸首,是不在宽赦之列的,所以选项中“所有罪犯都被赦免”错误。

故选B。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人主”:皇上;“诘责”:责问;“愈”:愈加,更加。

(2)“物议”:众人议论;“滥”:随意;“秩”:官员等级,此处指官职;“加”:加授,授予官职。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干“文中桓彦范担任大理寺司刑少卿的为官理念”筛选有效阅读区间是“又尝谓所亲曰:‘今既躬为大理,人命所悬,必不能顺旨诡辞,以求苟免’”,因此翻译为:掌管刑法关乎人命,不能顺从旨意欺诈不实,为避免祸患而苟且。

这就是他做大理寺少卿时的为官理念。

圣历初年,几次授任司卫寺主簿。

纳言狄仁杰对他特别以礼相待,曾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识的人,必定能有远大的前程。

”长安三年,桓彦范历任御史中丞。

四年,改任司刑少卿。

当时,司仆卿张昌宗因令术士李弘泰占卜自己有天分而获罪,御史中丞宋璟请求把他押进制狱中,彻底审理他的罪状,武则天不允许。

桓彦范递上奏章说:“张昌宗无德无才,枉受恩惠宠爱,自然应当粉身碎骨,以报答皇帝特意的栽培,怎能包藏祸心,搞这种占相?君主在,臣子图谋天分,这是叛逆之臣,不惩处,国家就要灭亡了。

”奏章递上皇帝没有答复。

桓彦范又上奏请求自文明元年以后获罪的人,除扬、豫、博三州那些谋反的罪魁祸首,全部赦免。

桓彦范先后十次上表,辞意激烈恳切,到这时才被皇帝采纳。

桓彦范每次进上奏议,如果碰到皇上责问,他言辞气色毫不畏惧,争论更加激烈。

他又曾对亲近的人说:“如今我已经掌管刑法,关系到人的性命,决不能顺从旨意欺诈不实,而苟且求得避免祸患。

”这年冬天,武则天有病。

张易之与弟弟张昌宗进入宫内侍候,暗中图谋叛乱。

凤阁侍郎张柬之与桓彦范及中台右丞敬晖等人决策要诛杀他们。

神龙元年正月,桓彦范与敬晖及左羽林将军李湛、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兵及千骑营五百余人前往宫中讨伐张易之、张昌宗。

军队来到玄武门,桓彦范等簇拥着太子破门而入,张易之、张昌宗被斩杀在廊下。

士人百姓看到后,没有不欢呼庆贺的。

第二天,太子即位,桓彦范因功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拜授纳言,赐勋上柱国,封爵谯郡公。

桓彦范曾上表论述时政数条,其大略说:“乞请陛下阅读古人言论,明察古人旨意,上以国家为重,下以百姓为念。

应当使皇后不要前往正殿,干预外朝,一心在宫中,修养妇女礼教,便能巩固基业,使帝位永存。

”表章奏上未被采纳。

当时有皇上亲笔手令直接授任方术人郑普思为秘书监,任叶净能为国子祭酒,桓彦范苦苦劝说这样不行。

皇上说:“已经任用了他们,不能马上就废止。

”桓彦范又对答说:“臣惟恐众人议论说陛下任官不选择才能,随意把官职加授给自己所偏爱的人。

希望陛下略加谨慎选择。

”皇上最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2)代替张咏担任益州知州,在州任职五年,遵循张咏的条令教化,蜀人认为十分便民。

(3)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应当发到三千石粮米就停止。

【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此句大意:钱若水美风神俊秀,有器量见识,能决断大事,侍奉继母凭孝顺闻名。

平素善于谈论,尤其轻财好施。

所到之处以诚心对人,任命下属,总管大事,没有不称赞他有治理才,他举荐引进后辈,胸怀度量旷达。

从句式结构和句意看,“轻财好施”指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是并列结构,“尤”是程度副词,修饰的是“轻财好施”,不应断开,故可排除BC;依据语境,“汲引”是引荐,提拔之意,在此处作谓语,主语承前省略,是“钱若水”,“后进”是其宾语,故“汲引后进”是一完整句意,不应断开,故排除D。

故选A。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在丰年以平价卖出储粮”表述错误,“平籴”指官府在丰年按平价购粮储存,以备荒年出售,不是“卖出”,“粜”才是卖出。

故选B。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能力。

’召为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理解可知,转运使陈纬调任陕西,举荐任中正代替自己,皇帝宣召他担任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不是“翰林学士钱若水举荐”,故此种说法张冠李戴了。

故选A。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注意关键词:(1)“岁”,年,年成;“或”,有时;“少”,稍稍;“不登”,歉收,“登”,丰收;“患”,灾祸;“及”,连累,涉及。

(2)“知”,担任,掌管;“条教”,法规,教令;“便”,认为……便利,意动用法。

(3)“故事”,按照旧例。

“廪”,发给粮食。

“当”,应当。

他的父亲任载,担任过右拾遗。

任中正进士及第后,担任池州推官。

历任大理评事、通判邵州。

因为翰林学士钱若水的推荐,调任秘书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

钱若水美风神俊秀,有器量见识,能决断大事,侍奉继母凭孝顺闻名。

平素善于谈论,尤其轻财好施。

所到之处以诚心对人,任命下属,总管大事,没有不称赞好的,他举荐引进后辈,胸怀度量旷达。

转运使陈纬调任陕西,举荐任中正自代替自己,太宗说:“我自然知道他。

”宣召他担任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

任中正身材高大,皇帝为他选择一个大笏,并让太监选取加长的绯衣赐给他。

任中正上任后,赋税和粮食岁都收得很充足,民出租赋、平籴皆盈羡。

发运使王子舆准备全部调往京师,任中正说:“东南每年输送粮食五百多万石,江南占一半多。

今年有盈余,但有时年岁稍稍歉收,甚或连年收成不好,灾祸就将连累我们的百姓了。

”于是停止调任。

任中正被提拔监察御史、两浙转运使。

民间发生饥荒,任中正不等待皇上发诏令,就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他调查审理晋州盛梁的案件,按照法律定案。

不久和有和盛梁交好的人暗中伤他,密中之,他离开京城担任荆湖转运使。

代替张咏担任益州知州,在州任职五年,遵循张咏条令教化,蜀人认为十分便利。

马知节主管枢密院,他改任同知院事。

第二年,曹利用担任枢密使,他又担任副使。

仁宗还是太子时,他以右丞兼任太子宾客。

皇帝即位后,就授予兵部尚书。

中正一直与丁谓交好,丁谓将要被贬,左右都不敢说,唯独任中正出面营救丁谓,因此被降为太子宾客、知郓州。

任中师,字祖圣,是任中正的弟弟。

在这之前,转运使韩渎急于搜罗财力,从柴草到蔬果这一类都有算计,但是任中师上奏朝廷全部免除。

任中正被贬官,任中师也被降为太常博士、监宿州酒税。

不久,任中正因为母亲年老迁徙曹州,调任礼部尚书。

死后,追赠尚书左仆射,谥康懿。

当初,任中正的母亲进入禁中拜见皇上,与陈彭年、王曾、张知白妻同见真宗,命中正母居于首位,并且赐座。

中正侍奉亲人孝敬,平时生活简约朴素。

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

远民闻之,必日夜竞还。

”11.B(3分)质任是指被扣押的人质,一般是古代君主为防止将领或臣子叛变采取的一种控制手段。

13.(1)曹操开始认为他说的对(认为…说的好或同意),但因为钟繇亲自主持(主管)此事,于是就听从(听取、采纳)了钟繇的建议。

(共4分,“善”“典”“从”,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1分。

)(2)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事务,译为名词),应该是君臣上下,都用心筹划对策,核查(计算校对)府库的储备,根据收入确定开支。

(共4分,“务”“筹策”“计校”,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1分。

)14.不同意。

原因:(1)关西诸将胸无大志,没有变故不会作乱;(2)张鲁在深山之中,道路不通,行军困难,如出兵,关西诸将必然会产生疑心;(3)关西地势险要,势力强盛,若出兵惊扰对方,恐难以应对。

(共3分,观点1分,原因两点,一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他年少早成,以才学著称。

征召他担任司空府属官,后来又任命他担任茂陵县令、尚书郎。

卫觊以治书侍御史的身份出使益州,到了长安,由于道路不通,卫觊不能前进,于是留驻镇守关中。

当时有许多逃难的百姓从四方返回关中,关中很多将领把这些百姓招引为自已的部卒。

卫觊写信给荀彧说:“关中是土地肥沃的地方,不久前因遭受饥荒战乱,流亡到荆州的百姓有十多万家。

他们听说故乡已经安定下来,都希望返回故土。

但是返回来的人无法自己立业,诸将争相招抚,郡府州县物质贫乏、力量弱小,不能与他们竞争,诸将的力量于是更加强大。

一旦发生变化,必定有后患。

食盐,是国家很宝贵的财富,应该像过去一样设置使者监管食盐出售,用卖盐的钱多买犁和牛。

让他们勤勉耕种、多积粮食,使关中财物丰富。

远方的百姓听到消息,一定日夜兼程地争着赶回。

”荀彧将他的意见禀告太祖。

太祖听从了他的意见,开始派遣谒者仆射监督盐官,关中归服。

于是禀告朝廷召卫觊回来,不久升任尚书。

当时关西的诸位将领,虽然表面是依附朝廷,但实际上却不可深信。

司隶校尉钟繇请求曹操派给他三千兵进入关中,对外打着征讨张鲁的号令,实则是凭借威胁的手段取得关西诸将的质子和任子。

曹操派荀彧询问卫觊,卫觊认为“关西诸将是低贱之人兴起,并没有征服天下的志向,不过是苟且偷安罢了。

如果朝廷多给封爵,让他们小小的志向得到满足,除非有大的变故,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会作乱。

关西诸将应该放在以后来解决。

此时如果带兵进入关中地区,假托讨伐张鲁,而张鲁在深山之中,道路不通,行军困难,到时候关西诸将必然会产生疑心;一旦惊动了他们,关西地势险要,诸将势力强盛,恐怕就很难对付,值得忧虑了。

”荀彧将卫觊的建议呈报给太祖,曹操开始认为他说的对,但因为钟繇亲自主持此事,于是就听从了钟繇的建议。

大军刚出发,关西诸将就已经大规模叛乱了,太祖亲自出征,只是平定叛乱而已,死伤士兵上万人。

太祖后悔没有听从卫觊的意见,因此更加看重他。

明帝即帝位后,进封为閺乡侯。

当时,百姓贫穷困苦而劳役又繁重,卫觊上奏疏说:“当今方圆千里没有人烟,残存下来的百姓生活困苦,陛下不好好地留心,将会使国家衰微,不能再振兴起来了。

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应该君臣上下,都用心筹划对策,核查府库的储备,根据收入确定支出。

追慕越王勾践繁衍百姓的旧例,尚且还担心来不及,而尚方署制造的金银器皿,却逐渐增多,工程不断,奢侈之风一天天增长,国库储藏一天天衰竭。

这的确都是圣上应该考虑并管束裁处的。

”卫觊经历汉、魏两朝,经常献忠言,大都如此。

卫觊喜欢古文字,鸟篆、隶草,没有写不好的。

建安末年,尚书右丞河南潘勖,黄初年间,散骑常侍河内王象,也与卫觊一起以文章著称。

卫觊逝世后,谥为敬侯。

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

”喜等闻,惧,即归降散。

11.C【解析】C项文中的“白衣”指平民。

12.B【解析】B项“数其罪过”的对象是“公主”。

13.(1)光武帝的特使快马驰至,特意赦免董宣的刑罚,而且命令押回大牢。

光武帝派遣使者责问董宣滥杀无辜一事。

董宣把公孙氏一案的情况告诉使者。

【解析】得分点:“原”“还狱” “以状对”各1分,大意1分。

(2)光武帝为此伤心,说:“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因为董宣曾经担任二千石的官职,因此赏赐他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

【解析】得分点:“伤”“ 廉洁” “葬以大夫礼”各1分,大意1分。

14.董宣坚决不向向公主磕头谢罪。

董宣打击豪强恶霸势力,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

【解析】光武帝让董宣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

宦官强迫让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起初被司徒侯霸征召,推举为考绩优等的人,累次升迁官至北海相。

他上任时,让当地大家族的公孙丹担任五官掾。

公孙丹新建造豪宅,而风水先生认为入住后家里应当有人要死。

董宣得知后,就把公孙丹父子收捕斩杀。

公孙丹同宗族的亲戚30多人,拿着兵器到府衙闹事,为公孙丹父子鸣冤叫屈。

董宣因为公孙丹从前曾依附过篡位的王莽,担心公孙亲党有串通海贼的事,于是把这30余人全部拘捕关在死囚牢中,指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数杀了他们。

青州知府认为他滥杀无辜,上奏弹劾董宣和水丘岑,董宣因罪被移交廷尉处理,在狱中,董宣日夜吟诵诗文,一点也不忧愁。

到了应当出去行刑的那天,官府准备酒食送给他,董宣于是厉声道:“我董宣一生从未曾吃过人家的东西,况且今日就要死了!”言罢从容登上囚车赴刑。

当时一同被斩首的有9人,第二个应该轮到董宣。

此时,光武帝的特使快马驰至,特意赦免董宣的刑罚,而且命令押回大牢。

光武帝派遣使者责问董宣滥杀无辜一事。

后来水丘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来,江夏有恶贼夏喜等人侵犯扰乱江夏郡的边境。

朝廷派董宣担任江夏太守。

董宣到境,发文书说:“朝廷认为太守能擒拿贼寇,所以我担任了这个职务。

现在我统兵到边界,文书已到,希望你们考虑让自己安身的合适做法。

”夏喜等一帮贼寇听后,十分害怕,立即缴械投降,纷纷散伙。

当时外戚阴氏(光武帝刘秀发妻阴丽华的亲戚)作江夏郡都尉。

董宣轻视慢待他,不久董宣因犯罪被罢官。

后来,朝廷特地征召董宣任洛阳令。

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在夏门亭等候他们。

于是就拦停车拉住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

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

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杖刑打死他。

董宣磕头说:“希望让我说一句话再死。

”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

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

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

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在一个洛阳令身上施行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

”于是就命令强项令董宣出去,赐给他钱三十万。

董宣把钱全部分赐给了各位下属官员。

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人不震惊害怕的。

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诏令派遣使者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

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

光武帝为此伤心,说:“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因为董宣曾经担任二千石的官职,因此赏赐他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

并任命他儿子为郎中,后来他儿子官至齐国相。

温大雅的弟弟温彦博任中书侍郎,俩兄弟(身居要职),邻近亲密,谈论的人认为这很荣耀。

(2)温大有因为兄弟同在机密而重要的职位,内心不安,坚决请求担任其他职务。

【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此句中隐太子指唐朝开国太子李建成,巢刺王指李元吉,这是两个人名,中间应该用顿号隔开,排除AC;“令大雅镇洛阳以俟变”意思是太宗任命温大雅镇守洛阳来应对临时的变化,“以”是目的连词,后面是前面行为的目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

整个句子翻译为:不久转任工部侍郎,升任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

唐太宗因为隐太子(李建成)、巢刺王(李元吉)图谋作乱的缘故,派遣温大雅镇守洛阳以待变化,大雅多次进献密策,颇受太宗嘉赏。

故选B。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筮,古人烧灼龟甲的裂纹用以判吉凶,叫做‘筮’,用蓍(sh)草占卦,叫做‘卜’”错。

古人将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sh)草占卦叫做“筮”。

《礼记•曲礼上》亦记载“龟为卜,策为筮”。

选项中将二者混淆。

故选B。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在唐朝历任东宫学士”错。

“仕隋东宫学士”,被任命为“东宫学士”是在隋朝时,并非唐朝,故选A。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翻译时应注意:对居近密,(黄门侍郎居门下省,谓之东省;中书侍郎居中书省,谓之西省,故曰“对居近密”),身居要职,部门临近亲密;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很荣耀。

第二句翻译时应注意:昆季,兄弟;机要,机密而重要的职位;意,内心;固,坚决、执意。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高祖谓曰:‘士马尚少,要资经略,以卿参谋军事,其善建功名也!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

如果成功攻下西河,帝业就可建成了。

【点睛】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大雅生性极孝,年少好学,凭借才智机辩闻名。

在隋朝担任东宫学士、长安县尉,因父亲去世离任。

高祖镇守太原时,以厚礼相待。

高祖起兵后,引荐他担任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门掌管文书。

在高祖掌权之后,大雅与窦威、陈叔达一道议定礼仪。

武德元年,升任为黄门侍郎。

温大雅的弟弟温彦博当时任中书侍郎,俩兄弟身居要职,邻近亲密(黄门侍郎居门下省,谓之东省;中书侍郎居中书省,谓之西省,故曰‘对居近密’), 谈论的人认为这很荣耀。

高祖从容地对他们说:“我从晋阳起兵,就是因为您一家的缘故啊。

”不久转任工部侍郎,升任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

唐太宗因为隐太子(李建成)、巢刺王(李元吉)图谋作乱的缘故,派遣温大雅镇守洛阳以待变化,大雅多次进献密策,颇受太宗嘉赏。

太宗即位后,转任礼部尚书,封为黎国公。

大雅想改葬他的祖父,卜筮者占卜之后说:“将您祖父葬在这个地方,对令弟吉利,而对您有害。

”大雅说:“如果能够让弟弟们永保康健,我将含笑九泉。

”迁葬完祖父,大雅在一年多后去世,谥号为孝。

他在世时编撰了《创业起居注》,共三卷。

永徽五年,赠予尚书右仆射。

温大雅的弟弟温大有,字彦将,生性正直谨慎,年少以学问品行著称。

隋仁寿年间,尚书右丞李纲上表举荐他,他被授予羽骑尉一职。

不久因为遭逢父母丧事离任,回到乡里。

高祖起兵时,引荐他担任太原令。

如果成功攻下西河,帝业就可建成了。

”等到攻下西河回来,又以原本官职代理大将军府记室,与兄长温大雅共同掌握机秘大事。

大有因为兄弟同在机密重要的职位,内心不安,坚决请求担任其他职务。

高祖说:“我虚心对待你,不因此事怀疑你,你为何要怀疑自己呢?”大有虽然遵从皇命,然而每每退让,远避枢机大权,同列因此赞美他。

武德元年,转任中书侍郎。

他死的时候,高祖十分痛惜,追赠鸿胪卿。

当初,大雅在隋朝,与颜思鲁同在东宫任职,彦博与思鲁的弟弟愍楚一同当值直内史省,彦将与愍楚弟游秦主持掌管藏书阁。

温颜两家的兄弟,各自都是当时优秀的人才。

年少时的学业,颜氏比较优秀;后来担任的职位,温氏更大。

(2)程元凤谢绝他说:“授予官职必须根据资本,况且用国家的官爵来报答私人恩情,这是我不敢做的事。

”【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程元凤上书斥责郑清之的罪过,他的言论光明正大,潘凯、吴燧得以召还。

在大朝正殿办理事务,他上疏说“祈求上天(保佑)应该凭借实在的东西而不是文采”。

又说边防“应当训戒军队要准备器械和粮食,以防止积久玩忽的情势。

”“召还”共同作“凯燧”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AC;“谓”是动词,前面有动词“言”,两个词意思相近,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谓”独立成句,其前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B.“尚书台长官的统称”错,台官,不是尚书台长官,应该是御史台。

故选B。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主张停止无益的徭役”是在京城出现灾祸时的行为,而不是在饶州郡。

故选B。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2)关键词:谢,谢绝;除授,授予官职;由资,根据资本;矧,况且。

在荣王府结合《诗》《礼》讲学,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荣王,他根据所担任的职务提出的一些规劝改正内容,大多数都有益处,荣王也十分倾心恭敬听从。

宋理宗看了他之后说:“有古代直道而行人的遗风。

”淳佑七年,兼任权右司郎官。

轮对时,十分激切陈述时弊,主持国事的人认为他陷害自己。

他请求外调,担任饶州知州。

饶州郡一开始遭遇水灾,程元凤查访百姓疾苦,日夜研究治理水灾的措施,修理城墙,设立义冢,宽免强制征收,审察伪证。

丞相郑清之长久掌管国事,年纪大了不能担任要事,台官潘凯、吴燧一起上书检举弹劾,郑清之不高兴,改调两人,两人没有接受拜官任职。

程元凤上书斥责郑清之的罪过,他的言论光明正大,潘凯、吴燧得以召还。

在大朝正殿办理事务,他上疏说“祈求上天(保佑)应该凭借实在的东西而不是文采”。

又说边防“应当训戒军队要准备器械和粮食,以防止积久玩忽的情势。

”又说了滥用刑罚的弊端。

十二年,被任命为右正言兼侍讲。

上疏论及匡正思想的学说,说“改变士大夫之风俗,应当改变士大夫之心术。

”至于边储、人才、民心、储将帅、救灾异等方面,没有他不极力论及的。

京城出现灾祸,他上疏说:“停止大兴土木这类对百姓没有好处的徭役,来救济无所遮蔽的百姓。

一定要推行宽大的仁政,稳定庶民百姓的人心。

”他的话都切实恳切,切中事理。

宝祐元年,任侍御史,推荐二十多名名士。

开庆年间发生战争,他上奏章陈奏收人心、重赏罚、团结民兵数事。

不久起用为判平江府兼淮、浙发运使。

他四次上奏章请求免职。

度宗即位,进位为少保。

三年,授予少傅,进封吉国公,因为言论不当被罢免。

请求退休回家,不被允许。

四年,凭借保留少保、观文殿大学士身份辞职退休。

去世后,临终前所写的章表被皇上知道,皇帝震动哀悼停止上朝,特追赠少师。

程元凤在朝主政时,一个通好之家的子弟来求一个副职,程元凤谢绝他说:“授予官职必须凭借资本,况且用国家的官爵来报答私人恩情,这是我不敢做的事。

”有曾经受到他上书检举弹劾的人,后来程元凤发现他有可用之才,又重新推荐选拔他。

经常说:“以前的弹劾,成就了他的才干;今天的提拔,是尽用他的才干。

(2)于谦请求用翁信、陈旺代替他们,并特地派遣一名大臣监督军务,于是就用这个职务任命王翱。

14. 请将陈怀调往松潘任职。

在州县土司普遍设立社学。

【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已得请”承前省略主语“王翱”,请求辞官,应该向皇帝辞官,而不是“李贤”,故“请”后断开,“李贤力争乃留”,是在王翱请求退休后,李贤上言极力挽留王翱,故不能将“李贤”归入前句。

排除AD两项。

“亦以翱言留”,主语承前省略,应是“李贤”,李贤因为王翱的话而被留下来,若“留”归入下句,不符合句意,故应在“留”后断开,排除C项。

句意:石亨想让王翱离开朝廷,王翱请求退休,已经上书请求,李贤力争才留下来,等到李贤被石亨所逐,也是因为王翱的话而留在朝廷,两人交往非常友好,皇帝每次想重用人才,一定会咨询李贤,李贤也推举王翱,因此,王翱能够推行自己的想法。

故选B。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同‘下车’”错误。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不是指退休。

故选D。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D.“他任两广总督时,既以诚意待人,安抚晓谕;又惩治贪官,压制奸人”错误,无中生有。

原文的表述是“翱至镇,将吏詟服,推诚抚谕,瑶人向化,部内无事”,并未表述说惩治贪官,压制奸人。

故选D。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代,代替;镇,镇守;军民之借粮不能偿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是“借粮不能偿者之军民”,借贷粮食不能偿还的军民;核,核实。

(2)易,交换,代替;特,特地;遣,派遣;乃,于是。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概括“松潘动乱时,王翱所提的建议中哪些得以施行”,松潘叛乱时,王翱提出的建议得到施行的可以从文中找到下列内容:“请移怀松潘;而松茂军粮于农隙齐力起运,护以官军,毋专累百姓,致被劫掠;吏不给由为民蠹,令自首毋隐;州县土司遍设社学;会川银场岁运米八千余石给军,往返劳费,请令有罪者纳粟自赎。

诏所司议详运粮事,而迁蠹吏北京,余悉允行”,由此可知,除了“皇上下诏令有关官员详细讨论运粮之事,而把害民的官员迁到北京,其他的都照他所请实行”。

故得到施行的有“移怀松潘”“州县土司遍设社学”“请令有罪者纳粟自赎”,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永乐十三年,当初在行在参加贡士会试,王翱两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皇帝非常高兴,特地征召赐给他食物,改为庶吉士。

明宣宗宣德元年,通过杨士奇举荐,被提拔为御史。

五年,他巡按四川。

松潘蛮人作乱,都督陈怀驻扎在成都,两地相隔八百余里,无法控制。

皇上下诏令有关官员详细讨论运粮之事,而把害民的官员迁到北京,其他的都照他所请实行。

英宗即皇帝位后,提升他担任右佥都御史,偕同都督武兴镇守江西,惩治贪官,打击奸邪,官吏百姓对他又怕又爱。

正统六年,王翱代替陈镒镇守陕西,(对)借贷粮食不能偿还的军民,他核实并免除了他们的债务。

七年冬,总管辽东军务。

王翱因为军令长期松弛,敌人来了,将士们不能奋力作战,就趁着各位将领到官庭谒见时,以军行无纪律之罪责备他们,命令身边人把这些将领拉出去斩首。

将领们都惶恐地叩头,希望效死力来赎罪。

十多年间,获得了大量粮食和牛羊数十万,边防用度因此很充足。

十二年,和总兵曹义的人出塞,攻打兀良哈,擒获斩杀敌人一百多人,获得牲畜四千六百,进官为右都御史。

十四年,诸将在广平山打败敌人,进官左都御史。

脱脱不花大举进犯广宁,王翱正在阅兵,敌寇突然到来,军队溃散。

以后人说城池不可守住,王翱手握宝剑说:“谁再敢说弃城立即问斩。

”敌人最终撤退。

景泰三年,浔、梧州瑶族叛乱,总兵董兴、武毅推卸责任,不任职事,于谦请求用翁信、陈旺代替他们,并特地派遣一名大臣监督军务,于是就用这个职务任命王翱。

两广总督从王翱开始。

王翱到了镇守之地,将士们都震惊折服,推行诚意安抚的政策,瑶人向往教化,所部之内没有任何事情。

第二年,皇帝召他进入朝廷担任礼部尚书。

石亨想让王翱离开朝廷,王翱请求退休,已经上书请求,李贤力争才留下来,等到李贤被石亨所逐,也是因为王翱的话而留在朝廷,两人交往非常友好,皇帝每次想重用人才,一定会咨询李贤,李贤也推举王翱,因此,王翱能够推行自己的想法,皇帝宠爱王翱深厚,不时地召王翱来便殿问询回答,皇帝称王翱为先生,而不称他名字。

成化三年,病重,宪宗才答应他退休。

没出京城就病逝,享年八十四岁。

追赠太保,谥号忠肃。

11.【答案】C【解析】C项,除,没有表示贬职的意思,如“除臣洗马”的“除”也是“任命”的意思。

【评分标准】补充主语(叛军)1分,累月、克,各1分,句意2分。

(2) 当时贼人打算南下侵犯江、汉一带,幸亏鲁炅拼命扼守当地要塞,南夏才得以被保全。

【评分标准】时、冲要、保全的被动句式,各1烦恼,句意2分。

他身长七尺多,知经书和史籍。

天宝六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引荐他就任别奏官。

颜真卿是监察御史,到陇右出使时,对哥舒翰说:“中丞(您)从郎将被授子将军,又登上了节度使的位置,真是后生可畏,难道(您)就没有发现过(这样的)人才吗?”鲁炅当时站在台阶下,哥舒翰指着他说:“这人以后将担任节度使。

”鲁炅后来因为在陇右突袭打败吐蕃军的功劳,连续升任为右领军大将军,被赏赐紫金鱼袋。

安禄山发动叛乱时,朝廷选派将帅,鲁炅兼任南阳太守。

不久之后潼关失守,叛贼派哥舒翰招降鲁炅,(鲁炅)没有听从。

(叛军)又派伪将(或翻译为:敌军将领)豫州刺史武令珣等人攻打他,连续几个月都不能攻克(南阳)。

颍川太守来瑱、襄阳太守魏仲犀合力来救他,魏仲犀派他的弟弟魏孟驯为将领,魏孟驯率兵到了明府桥,看见叛军就逃跑了,军队于是被打败。

后来武令珣死了,(叛贼)又派田承嗣攻打鲁炅。

鲁炅的军队把城中的粮食全都吃完后,煮牛皮筋角充饥,米价一斗涨到四五千文钱,(但也只)有标价而没有米,饿死的人遍地都是。

鲁炅被困在南阳城中长达一年,救兵不到,(鲁炅率军)从白天到黑夜艰苦作战,(粮食吃完后)人吃人。

至德二年五月十五日,(鲁炅)率领士兵拉满弓箭突围冲出南阳城,投奔襄阳。

田承嗣追来,(鲁炅军)艰苦作战了两天,杀死许多贼兵。

叛贼又知晓他们准备决一死战,于是不敢进逼,朝廷因此授子(鲁炅)御史大夫、襄阳节度使的职位。

当时贼人打算南下侵犯江、汉一带,幸亏鲁炅拼命扼守当地要塞,南夏才得以被保全。

十月,官军收复两京,田承嗣、武令珣等人的残兵溃逃到黄河以北。

南阳遭受大乱之后,距邓州二百里之间荒无人烟,遗骨丢弃堆积在壕沟问。

上元二年,(鲁炅)担任淮西襄阳节度使、邓州刺史。

十月,(鲁炅)和朔方节度使司徒郭子仪、河东节度使太尉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在相州联合围攻安庆绪。

鲁炅率领淮西、襄阳节度行营步兵一万人、骑兵三百人,任命李抱玉为兵马使,鲁炅分管相州的东北面。

二年六月六日,叛贼将领史思明从范阳赶来救援,(两军)在安阳河的北面交战,官军作战失利,鲁炅被流箭射中后逃奔回来。

当时各节度使因为回纥兵战败,所以后退溃散,丢弃所有的军粮兵器,所经过的地方抢掠一空,鲁炅军队抢掠更厉害,百姓因此惊恐怨恨。

五天后,(鲁炅军队)到达新郑县,听说郭子仪已经整顿军队驻守在谷水,李光弼返回太原,鲁炅担忧害怕,服毒而死。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ancle.com/post/1469.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