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客留学网 留学费用 海航招聘网,hr在线海航

海航招聘网,hr在线海航

hr在线海航

相信很多人认为我们只是一家航空公司,那么是这样么?非也。

如果用简单的几个标签组成一句话来概述就是:立足于海南,拥有超过5000亿资产,15万员工,具备多元化、全球化特性的世界500强企业。

全球化方面,现在整个集团拥有近20%的境外资产;多元化方面,我们现在有航空、实业、旅游、资本、物流五大产业,值得一提的是航空现在在国内排名第四,实业地产位列全国前50强,旅游位列全国前10强,资本是比较完备的体系,包括银行、信贷等业务,物流方面拥有大型制造及船运公司。

海航集团HR信息化海航成立23年,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就开始HR信息化的建设,2002年已大概形成体系化的E-HR系统,这个系统是我们自建的,基本实现了整个业务流程的运行管理。

在02到11年十年期间,我们对系统不断进行深入升级、改造、挖掘,直至2011年随着集团爆发式的增长,业务多元化,公司扩张,产业、业态增多,涉及境外等因素,不得不对E-HR系统进行重新选型,然后选择了PeopleSoft系统,和很多大型企业用了同一个底层系统。

2011年到14年三年期间我们经历了三期逐步的实施过程,将人事、薪酬、绩效和培训从部分试点推广到全集团,同时进行了HR门户、移动门户,还有另外一些外围系统的改造。

从14年到15年的近两年我们逐步提升服务的态度,运营的思路。

首先做的就是去PS化,不是弃用PS,而是把PS放到后台,让绝大多数海航员工和管理人员看不到PS的存在,而看到优化过、整改过的应用性强的平台,获得更好的体验。

海航集团HR移动化海航集团HR移动化的探索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我们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快速迭代了三个版本。

第一阶段定位是数据的移动化,可以通过移动平台去查看到数据。

第二个阶段是在2015年2月上线第二个版本,上线了绩效考核、内部招聘、移动学习等等这些模块,我们的定义是流程的移动化,对于OA相关需要业务处理的事项在移动端进行了展示。

第一个版本的首页是一棵树,一是因为第一次上线内容有限,二是希望它像一棵树苗一样茁壮成长,到了第二期采用类似Win8的风格,而第三期我个人认为进入主流模式,应该和很多厂家都非常相似。

第三期建设了移动证明办理,是共享服务的一部分,还有在线咨询、实时推送、知识库的概念,以及移动BI的概念,我们认为这一期是实现了部分管理的移动化。

之前讲到了服务的意识,我们的服务包括自助服务,即员工上来对服务产品进行选用;还有一部分推送服务,即由企业或HR的从业人员推送给普通员工或管理人员。

比如把管理人员新下达的政策从后台推送给需要阅读的人,他们的后台手机上就能收到提示,可以马上进行处理。

在线功能举例下面来介绍几个在线功能的案例。

第一个是证明办理,相信很多企业都会有,以往这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现在进行了在线处理,借鉴了电商平台的模式,我们把可提供的在线证明业务当作是商品,对员工提供服务,可先看提供证明的材料,点击以后从后台查看数据,比如收入证明,可以看到薪酬多少,觉得合适可进行勾选,勾选后类似放入购物车的概念,进行数量的甄选,再选择提货地址,可自由选择如机场、市区或其他更方便的地址,如果这些地址都不能满足,还可以选择快递方式。

下单以后后台就会形成一个工单,然后以推送方式提供工单跟踪情况,收取之后还有服务评价,这是做了比较大的创新,现在用户反馈非常好。

第二个模块是薪资查询,薪酬对于员工来说非常重要。

这块的提升在于我们推出了推送功能,薪资管理员做完薪资上账确认后,后台马上推送告知员工薪资已上账,就可以查看各项薪资科目有多少钱。

如果觉得列表形式看得不够清晰,我们还提供图形化的方式,从员工进入海航有据可查开始,就会有长曲线图,可以拖动看到薪资的曲线,来评估职业发展情况。

通过这个可以很清晰看到薪酬体系的提升。

后台管理员每天都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反馈,对于较好的意见将颁发奖励来增加重要用户的用户粘性。

第四和大家分享绩效考核,很多公司都已搬上了移动平台,对于这块我们提出了导引的概念,因为绩效考核有一定的业务操作流程在里面。

应用一定要简单,如果操作步骤超过两、三个,可能就很难用,需要去问。

导引概念就是通过一些客户体验,让大家在做测评考核的时候感觉身边有个小助手,手把手教你如何操作。

比如当一个管理人员在进行打分的时候,他会先看到年终测评,点入后会看到下属的情况,然后进行打分,此时可以看到各个维度,比如忠诚、评分标准、评分依据等。

比如评分到底采用输入形式还是滑动选择形式,我们下了很大功夫,最后觉得还是输入的形式比较方便,因为要在0-100区间滑动很费精力。

上面我们还设置有进度条,可以看到对他打分的整体进度和个人进度,最后进行保存提交。

但是这个流程还并没有结束,因为考虑到评分的误差,后面还需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很简单的例子,同一个指标评分过程中很可能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导致评分不客观,那么评分结束后通过相同指标让多位考核人在一起对比,就很容易发现评分时的不客观性并加以订正。

最后一个模块是HRBI,BI这个课题非常大,我们做得也很有想法,对于人力资源体系信息化建设来说最难的就是如何体现自身价值。

鉴于我们的老板们都喜欢在Pad上办公,所以我们BI模块上线的是Pad版,比较大可以看得更全面。

如何体现BI模块的理念“极简模式”?就要从劳动用工、人员流动、机构编制、人均效能、干部管理这五方面去讨论。

整个BI平面都是在这五个模块进行。

我们把它分为几个区间,比如劳动用工的关键性因素有员工总数、劳动合同工和其他形式用工,我们在很小的区间内,进行了这三个指标同比和环比,上升和下降的分析,劳动用工可用柱状图较好地诠释,同时还可以选择其他查看,有个反选的过程。

再比如对于集团总裁来说,需要看到集团总部及旗下五家产业的情况,就可以通过手指滑动的方式变化图表、整体,同时还有时间轴的概念,可以拖动时间轴看到每个月的数据,这都是我们对极简模式最好的诠释。

老板的用户行为确实很难控制,想让他用但不可能去催,所以必须要做得好玩好用,让老板一看就喜欢愿意用才推得下去。

后期的探索还需再好好研讨,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比如我们重新思考人力资源的核心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做好三件事情,第一发现人才,第二培训人才,第三留住人才。

比如在发现人才这个阶段,怎么做发现人才的BI?外界人才很难找,但我们可以掌控招聘师,比如某招聘师招的人才更符合某项目的特质,就可以让他专职去招他更适合的人才。

再比如对离职的掌控,首先从主观行为上进行控制,对于同年入职但工资没有其他人高的员工,可以通过BI推送给他在同批人里他所欠缺的地方,或是别人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让他了解到他的劣势所在。

反过来对管理人员来说,涨薪也要有理有据,要告知今年下级的提升情况,并建议对某某员工涨薪,否则他的离职风险会加大。

这些还只是想象,后续可能会逐步进行实施。

我们服务的概念,是通过移动端、门户、柜台、呼叫中心这样一个服务系统,形成面向海航集团员工7*24小时在线的整个HR服务平台。

建议和想法最后谈谈几点看法,希望我们的教训能成为大家的经验。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ancle.com/post/4288.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