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客留学网 移民经验 经典古诗词,古诗的分类与特点

经典古诗词,古诗的分类与特点

经典古诗词

经典古诗朗诵目录:  1、《一剪梅》 李清照  2、《声声慢》 李清照  3、《钗头凤 》陆游  4、《钗头凤》 唐婉  5、《江城子》 苏轼  6、《雨霖铃》 柳永  7、《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8、《如梦令》 李清照  9、《水调歌头》 苏轼  10、《虞美人》 李煜  11、《鹊桥仙》 秦观  12、《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13、《木兰辞》 纳兰容若  14、《长相思》 纳兰容若  15、《蝶恋花》 欧阳修  16、《蝶恋花》 柳永  17、《浣溪沙》 晏殊  18、《踏莎行》 欧阳修  19、《唐多令》 吴文英  20、《卜算子》 李之仪  21、《千秋岁》 张先  22、《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23、《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24、《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25、《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26、《兰陵王》 周邦彦  27、《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2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29、《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30、《天净沙》 马致远

古诗的分类与特点

《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全民诗词狂欢,把古诗词从边缘地带推入了社会大广场,成为社会大众学习、谈论的重要内容。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小学古诗词的学习与教学,将如何更好地开展,以适应时代的潮流。

​“古诗词”与“古文”不同有的人把“古诗词”与“古文”相混淆,以为古诗词也是古文,这很不妥,反映出其对古诗词的基本特点模糊不清。

“古诗词”就是广义上的古诗,主要包含诗、词、散曲三大类。

古诗词是中华审美文化的精粹,其外在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富有音乐性或音乐美,尤其是节奏美;二是形式固定,诗歌语言齐整,词曲语言虽不齐整但格式固定;三是语言凝练,一般不允许用“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

其内在特点最主要的也有两个:抒情性和意境美。

“古文”又称为文言文,其所用的语言是“文言”,而诗词的语言则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

有老师常说唐宋诗词是用文言文写的,其实不对。

我们当代人创作的诗词以及毛泽东诗词,语言上与唐宋诗词没太大差别。

与诗词相比,“古文”以思想内容见长,但生僻难懂的语词较多,语法结构也更复杂,特别是常用“之乎者也”之类的结构和语气虚词,变化很多,但在美感和“天然吸引力”方面远不及古诗词。

古诗词的上述特点,古文基本不具备,古文的上述特点,古诗词也基本不具备,在性质和特点上二者差异很大。

因而在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上二者也应不相同,古诗词教学特别重视大声朗诵和背诵以及整体诗意的把握,古文教学则更重视小声读和默读以及字词句段的分解。

因此,切不可将“诗词”与“古文”混为一谈。

​学习古诗词有什么用如果从眼前实用性来看,学习古诗词除了应付考试,似乎看不出有太多的用处。

实际上,学习古诗词,至少在四个方面“有用”:一是审美教育。

人类除了物质需求,在精神需求上最主要的追求是真、善、美。

而古诗词就是真善美融为一体,而又以“美”为最突出的特点。

尤其是其中的节奏美和意境美,颇能提升孩子对“美”的感觉和领悟能力。

二是人格教育。

诵读欣赏古诗词,有助于提升孩子的人文情怀和人格修养。

古代伟大文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力量,通过古诗词能感染激发孩子的心灵,其效果比任何思想政治课要强十倍百倍。

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男儿须读五车书”这样的励志诗,可以激发孩子的奋斗精神。

读杜甫、罗隐、陆游、文天祥等人的爱国诗,很少有不被感染的。

读孟郊的孝亲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大都会流下热泪。

读白居易的《观刈麦》,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会对古代这些关爱人民的官员发自肺腑的敬佩。

三是气质和修养的提升。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古诗词能提升孩子的气质和修养是无须多解释的。

四是语言能力的提升。

古诗词语言凝练,是汉语浓缩的精华,又没有古文那么难读,常读古诗词,其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能力会大大提升。

​如何学习古诗词学诗词要从孩子抓起,然而不同年龄段教学与学习方法也要有所变化。

我把从小学到研究生各个阶段学习诗词的重点概括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认读加背诵——认知加背诵——理解加背诵——鉴赏加背诵——鉴赏加判断。

背诗词比背古文要更容易记住,小孩子背诗词没什么不好,既可以感受节奏美,又可以促进记忆力。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认读加背诵,感受诗词音韵之美。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认知加背诵,感受诗词意蕴和意境之美。

初中生要理解加背诵,适当学习诗词知识,比如朗诵要点、格律、修辞、典故等知识。

高中生要鉴赏加背诵,更多学习诗词知识,读懂诗词,知妙在何处,知何以成为名篇名句,尤其对于名句要重点鉴赏。

大学以上学生要鉴赏加判断,在对一首诗词进行鉴赏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审美判断,能判断一首诗词的优劣,全面掌握诗词知识,及诗词艺术规律。

学生背诵诗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学会正确的节奏和读音。

古代五言诗的正确节奏是前二后三,古代七言诗的正确节奏是前四后三。

古诗词的读音与平仄格律、韵脚、特殊含义等相关联,与读古文不是一回事,决不能轻视或忽视读音问题。

一旦读错,容易先入为主,以后很难纠正。

譬如“遥看瀑布挂前川”“相看两不厌”“青鸟殷勤为探看”的“看”,都读第一声(平声),“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论”应读第二声(平声),等等。

总之,古诗词的学习,特别强调以“诵读”为基础,也就是要大声地朗读和背诵,要能尽量多地背诵下来。

加强古诗词诵读,实际上就是在练好优秀传统文化“童子功”。

李定广/文。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ancle.com/post/4176.html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