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客留学网 学校大全 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 立冬和冬至哪个表示冬天到了

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 立冬和冬至哪个表示冬天到了

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

立冬和冬至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是这两个节气区别还是很大的,1、立冬和冬至的时间不同,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至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两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2、这两个节气的含义不同,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此时天气开始由凉转冷,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时天气变得寒冷;

立冬和冬至哪个表示冬天到了

天气越来越凉了,街边的梧桐树叶已经开始枯黄了,路上行人的衣服也渐渐变厚了,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冬天的脚步近了。

看着日历上渐行渐近的两个冬日节气:【立冬】和【冬至】,总令人有点迷茫,光看这个两个节气的字面意思,一个是【冬天开始】,一个是【冬天来了】。

那么到底哪个才是真正代表冬天的到来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立冬和冬至这两个节气,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吧。

《立冬》-- 唐.李白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斗指西北为立冬,太阳黄经为225°,于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

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

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部分地区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指的是此节气水已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野鸡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蜊了。

【候】:古人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等分为三,每五日为一候,从而以三候来描述每个节气的气候变化特点。

【雉入大水为蜃】: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季节的变换是古人观念中重要的时间节点,传统上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称为“四立”,很受古人的重视。

立冬习俗一般有迎冬、贺冬等; 冬季寒冷多病,也是人身体抵抗力较弱的时候,自然需要补充营养,所以古人有“入冬日补冬”的习俗。

立冬一到很多人都很注意养生,立冬养生一般吃饺子、羊肉、动物肝脏、白萝卜,胡萝卜,黑木耳,香菇,红豆等食物。

谚语“立冬补 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节气,斗指子,为冬至,太阳黄经为270°,于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低,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不是最低。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冬至日也是数九寒天的第一天。

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是指蚯蚓蜷缩着身体,麋鹿解角,泉水流动并且温热。

【释义】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从传统文化上来说,立冬的地位没有冬至高,而冬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渐升,表示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是个好日子,所以冬至又被称为“小年”。

这既表明冬至节气的重要性,又说明到了冬至,距离新年真的很近了!在我国南方地区冬至日吃汤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还有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而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另外还有些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羊肉和狗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

总结:从气候上说,立冬对于中国来说,是进入冬季的标志;而冬至则表明冬天最冷的时候到来。

冬天将至,大家准备好过“冬”了吗?要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进补哦。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chengfengseo#gmail.com(#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jancle.com/post/1954.html

TAG: